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为骨科大手术,刺激较大,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1〕。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衰老伴有慢性低度炎症时CRP可增加2~4倍〔2〕。研究〔3〕表明CRP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术后血清CRP水平升高是否能预测POCD的发生有待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血清CRP水平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3.
用高分辨率CT鉴别鼻骨孔与鼻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骨孔与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方法 选取30个干颅标本(60个鼻骨)进行肉眼观察(标本观察组)及CT扫描加容积再现(VR)重组(标本影像组),分别统计孔状鼻骨孔的阳性率、大小、形态及位置,并将两组结果进行配对x2检验.对临床高度怀疑鼻骨骨折的30例患者(病例组),分析鼻骨骨折与鼻骨孔的影像表现.结果 标本观察组孔状鼻骨孔出现40例,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出现37例.病例组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单发骨折19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结合VR方法诊断,8例为单发骨折,5例为多发骨折,4例为鼻骨孔,2例为鼻骨下缘正常变异;非螺旋横断层面高分辨扫描诊断多发骨折11例,采用MPR结合VR方法诊断,6例为多发骨折,5例为单发骨折.标本观察组和标本影像组孔状鼻骨孔阳性率分别为66.7%(40/60)和61.7%(37/60),经配对x2检验两组孔状鼻骨孔阳性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P>0.05).结论 鼻骨孔为鼻骨上正常解剖结构,认识鼻骨孔及其影像表现,可以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 资料与方法 分析9例主-髂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的MSCTA表现. 结果 9例主-髂动脉完全性闭塞,CTA显示侧支血管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通路吻合:下位肋间后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吻合、腹壁上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以及肠系膜下动脉(IMA)远段通过迂曲扩张的Riolan动脉弓与肠系膜上动脉(SMA)形成吻合. 结论 MSCTA可显示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主要侧支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各项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EF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而2组患者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PaO2、PaO2/FiO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气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孙东辉 《四川医学》2010,31(3):378-379
目的实践探索更微创型的"三孔法"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36例患者开展"三孔法"结肠癌根治手术,以236例"五孔法"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手术用时、出血量、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患者恢复等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枚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孔法"恢复时间少于"五孔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可取得与常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相同的手术疗效,同时手术更微创化,恢复时间更短,对术者技术水平要求也更高。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微循环障碍在AP的发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为胰腺是一个血供较丰富的脏器,胰腺的早期炎性改变会明显影响胰腺实质的血液灌注,这种功能学的改变早于形态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上部腹膜腔积液的CT 分布特点及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 搜集138 例腹上部腹膜腔积液者,按不同积液量分为少量、中等量、大量3 组,观察腹上部腹膜腔积液分布的规律及对少量积液的敏感解剖部位。结果 右肝上间隙积液显示率最高,左肝上后间隙显示率最低,肝周间隙显示率高于脾周间隙,右肝周间隙高于左肝周间隙。腹上部腹膜腔中对少量积液最易显示的部位是右肝上间隙而不是肝肾隐窝。结论 腹上部腹膜腔积液的分布遵循力学原则,符合解剖学基础。对少量积液显示最敏感的部位是右肝上间隙。  相似文献   
10.
在正确实施钡灌肠检查并能做出准确解释的情况下,钡灌肠是一种简单安全且高度有效的方法。作者讨论了各种因素及其在提高结肠检查效果方面的重要性。 实施一次正确钡灌肠检查最重要的是清洁结肠,同时结合饮食控制、口服流质、应用通便剂。作者所在单位采用24小时流质:口服液体(每小时240ml水)用盐和一种带刺激的酸性通便剂(枸椽酸钠或蓖麻油60ml)并清洁肠道(检查前3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