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源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与各项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单侧心源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导致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对入院时头颅 MRI 未发现 HT 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7 d内 MRI 复查结果分为 HT 组和非 HT 组,对2组之间的各项 BPV 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的初始值(initial)、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极差(max-min)、标准差(sd)、连续变异性参数(successive variation, sv)以及 sv 的最大值(svmax)。结果共14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77例(52.7%)在发病7 d内发生 HT。将所有血压参数通过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多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患者年龄、入院时间、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抗血小板治疗、初始血糖、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后,SBPmin、SBPmax-min、SBPsv、SBPsvmax、DBPinitial、DBPsd、DBPmax、DBPmax-min、DBPsv和 DBPsvmax与 HT 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趋势拟然比检验 P 均<0.05)。结论较高的血压水平及变异性会增高心源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 HT 风险,对于这类患者可能需要平稳和缓慢的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华法林、利伐沙班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127例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NVAF患者。分为对照组(既未服用抗凝药,也未服用抗板药,n=52)、华法林组(n=36)、利伐沙班组(n=39)。收集入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等临床资料,认知功能通过灵敏性更高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价(MoCA)量表来进行评估,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比较三组患者MoCA量表各子项评分及维生素K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华法林组、利伐沙班组MoCA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华法林组相比,利伐沙班组的MoCA评分显著增加(P<0.05)。受教育程度和服用药物情况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与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相比,华法林组的视空间技能与执行能力分数和延迟回忆分数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0.380(0.355, 0.398)、0.410(0.385,0.440)]相比,华法林组维生素K水平[0.338(0.325, 0.345)...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估急诊选择性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vsis,IA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治疗时间窗和疗效的因素。方法: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在CT检查、MRI+MRA及血管造影基础上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其中在6h以内溶栓11例,6~13h溶栓3例。统计各患者的侧支循环、TIMI分级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脑血管造影发现8例患者存在较好侧支循环;溶栓后患者血管再通率为64.3%(9/14),TIMI分级达2~3级;9例成功再通患者中,7例(77.8%)神经功能显著恢复,1例再次大面积梗死;5例未再通患者中,3例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死亡1例,仅1例(20%)神经功能恢复良好。14例患者中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结论:急诊动脉溶栓有效且安全可行,可根据MRI+MRA检查后的评价适当放宽溶栓的时间窗。溶栓前侧支循环、是否再通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患者李×,女,10岁,湖南沅江人。约从2岁开始,家长发现患儿咀嚼食物或大声说话时左眼睑随下颌运动而瞬目,且咀嚼动作越大或语速越快时,瞬目则越明显,甚则患侧眼睑外翻,睑裂增大,眼球露白;无下颌运动则无瞬目现象,哭、笑时也无瞬目现象。数年来,症状固定在左眼,无进行性加重,智力发育正常。母妊娠期体健,头胎,足月,顺产,无高热及抽搐史,无面神经炎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类似家族史。体格检查:智能正常,双眼视力5.1,无斜视或屈光不正,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6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52例,多系统萎缩4例,遗传性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6例。发病年龄大于60岁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最多见,占95.4%:小于20岁者均为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神经影像学的阳性率高达88.7%。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正确的病因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5例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11.5岁,平均病程8.9年,均为慢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从下肢肌张力障碍开始,症状有明显的昼间波动,有晨轻暮重现象。小剂量多巴制剂有显著而持久的疗效。结论本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小剂量多巴制剂疗效显著;对儿童期起病的肌张力障碍性患者,应考虑DRD的可能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颞叶癫(癎)大鼠海马轴突导向分子Sema3F及其受体Np2表达的变化.方法 给SD大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氯化锂制作颞叶癫(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对致(癎)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的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颞叶癫(癎)大鼠致(癎)后7 d、15 d,海马CA1区、CA3区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 致(癎)后30 d、60 d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齿状回Sema3F mRNA、N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颞叶癫(癎)大鼠海马CA1区、CA3区Sema3F、Np2表达在致(癎)后早期明显下调,而在慢性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颞叶癫痫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匹罗卡品致痫后不同时间点CA1区的Sema3C mRNA、Np1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匹罗卡品致痫后7d,实验组CA1区Sema3C、Np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A1区Sema3C、Np1的表达下凋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内的轴突出芽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下型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情况。结果(1)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低于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3个月后各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皮质前型及皮质后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心房颤动发生率高于皮质下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皮质下型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率高于皮质后型(45.5%懈.15.4%,P〈0.05)。结论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预后较好,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皮质型患者;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