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菌谱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2013-2015年所分离的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导尿管等有创导管末端细菌菌株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年共获得218例阳性培养标本,分离菌株256株,其中菌G-菌179株(69.92%),G+菌60株(23.44%),真菌17株(6.64%);前6位分离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2.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58%)、粪肠球菌(4.69%)、白假丝酵母菌(4.30%)、铜绿假单胞菌(4.30%)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91%)。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对亚胺培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显示高度耐药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具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可达100.00%;仅有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对G+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可达100.00%。结论: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以G-菌为主,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粪肠球菌和MRSA在G+菌中比例较高,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在儿童心肌炎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 41例心肌炎患儿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 -I)和CK -MB ,并与正常对照组 31例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本组 41例心肌炎患儿均符合 1 994年威海会议修订的心肌炎诊断标准。 41例中男 2 3例 ,女1 8例 ,年龄 1~ 1 4岁 ,平均 7岁 ,病程 2~ 1 4d ,平均 6d。对照组 31例为正常儿童 ,男 2 0例 ,女 1 1例 ,年龄 1~ 1 2岁 ,平均 6岁。所有患儿均于就诊次日晨采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于 - 2 …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Par-4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Par-4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HIE患儿外周血中Par-4蛋白表达量。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HIE组患儿的Par-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IE组内,高阴离子间隙(AG)患儿的Par-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AG患儿(P〈0.01)。HIE患儿治疗1周后,Par-4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结论 测定外周血中Par-4蛋白表达量对HIE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碳糊电极的研制及其在食品铅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碳糊电极的研制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且用于食品铅的测定中。在 10 .0mg/LHg2 +- 0 .2 5mole/L盐酸溶液中测量铅 ,检测限达到 0 .0 2 0 μg/L(电富集 10分钟 ) ,用于测定食品中的铅含量。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3 .5 %。RSD(n =11) <8.3 %。碳糊电极的峰高均值为 2 68.5 7μA/V ,标准差为 3 .2 5 6μA/V ,变异系数为 1.2 13 %。GC电极的峰高均值为 3 73 .3 μA/V ,标准差为 5 .7987μA/V ,变异系数为 1.5 5 3 %。碳糊电极具有比GC电极更高的稳定性。溶出分析的电极以GC玻碳电极最灵敏 ,但对于碳糊电极的研究很少 ,碳糊…  相似文献   
5.
9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熟悉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统计我科ICU2001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9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有发热、典型皮损;血白细胞升高6例;有明显的诱发因素5例(上呼吸道感染4例,皮肤感染1例);皮肤水疱液培养阳性1例,血培养阳性2例,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该病好发于婴幼儿,诱发因素多为感染。早期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兆群 《海南医学》2007,18(5):4-4,100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童急性中毒患儿的发病情况,以便做到如何防范。方法统计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38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作病因分类。结果药物中毒26例,毒物(灭鼠药中毒及农药)中毒8例,食物中毒4例。结论儿童安全知识缺乏,易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况。因此,积极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可能消灭危险因素于萌芽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6岁,因“昏睡3d”以昏睡原因待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性硬化?瑞氏综合征?)收入我院PICU。患儿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昏睡,呼吸浅促,无发热,无抽搐,无咳嗽,食欲差,有呕吐,日2~3次,无腹泻,尿外观清,无消瘦,无盗汗,无皮疹。否认药物及其他毒物误服史,否认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史,否认有明确的过敏性疾病史。3个月前曾有类似发作史,当时按病脑治疗,很快好转。否认家族遗传史。  相似文献   
8.
9.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 ciency,SCID)为一组危及生命的遗传性疾病,因不同基因异常导致严重T细胞缺乏或功能异常,并伴B细胞功能异常[1-2],发病率约1/100000~1/75000活产新生儿[2]。SCID有两种遗传方式,X-连锁隐形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患儿3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狂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统计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4月收治过的3例狂犬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早期均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 早期狂犬病患儿临床症状多样。若临床医师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加之相关病史资料提供不详细,很容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