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通过分级诊疗+ “ 远程可视化康复平台 ” 模式,实时远程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在各级单位脑卒中偏 瘫患者中的效果差异。方法:于 2020 年 1 月 12 日至 2020 年 5 月 31 日纳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专科医联体的脑卒中 偏瘫患者 183 名,根据所在机构分三组,以脑卒中偏瘫发病时间分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三组患者均进行规范的为期 28 d 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使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简式 Fugl–meyer 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B)分别评定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能力,分析 “ 远程可视化康复平 台 ” 下患者的训练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中恢复期、后遗症期患者的 FMA、FMB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三组之间的 FMA、FMB 评分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利用 “ 远 程可视化康复平台 ” 可让患者在社区及家庭都享受到医院的医疗水平,实现康复专科医联体内各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 治疗同质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代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03—2012的9年期间增长了3022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7.5%增加到9.4%~([1])。据2018年调查,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2])。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给康复医学提出巨大的挑战。为解决我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国务院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康复医联体的建设~([3]),提高康复服务。深圳市人民政府依据"十八大"关于"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精神,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意见》中也明  相似文献   
3.
背景:脑卒中患者的异常步态严重影响了行走时的推进力,继发地降低了患者的行走速度、行走距离及稳定性,增加了患者的跌倒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综述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推进力缺陷的相关研究,总结现有研究者对推进力缺陷的理解,并分析推进力与步态的关系,最后阐述并比较最新用于改善推进力缺陷的康复技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Pub 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推进力OR地面反作用力、脑卒中OR脑中风OR偏瘫、步态OR步行OR行走”,英文检索词为“propulsive force OR propulsive,Stroke OR cerebral infarction OR hemiplegia,walk*OR gait”。检索文献时限为2003-2023年,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针对于髋、踝关节的训练可能对患者的步行功能更有效果,特别是应用柔性外骨骼机器人的训练,但以推进力作为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预后指标仍然需要更加充足的证据。(2)与推进力相关的生物力学变量包括:支撑末期的...  相似文献   
4.
〔摘 要〕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社区养老模式,结合中国社区实际情况,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养老的新模式(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以及社区康复养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 发展与展望。探究结果提示互联网+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是一种高效、信息化的新型模式,加快社区康复养老信息化系统建 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面瘫患者面部与相机光轴之间偏转角度对面瘫几何特征评估的影响。 方法:基于计算机视觉单元, 利用 OpenCV 3.1.0 + dlib 19.19 方法构建人脸特征点识别系统,建立面瘫评定几何度量模型,分析计算机视觉检测范围内 患者面部额状面与相机单元的夹角对面瘫量化评定参数的影响。 结果:本研究开发的面部特征识别系统在面部与相机光轴 偏转角度为〔–30 °,30 °〕之间,面部特征点距离实测值与计算机捕获的面部特征点距离平均值偏差均在 1 mm 之内,眼缝 水平和垂直测量距离的标准差分别为(1.13,1.94)和(0.85,1.24)之间,嘴角相对于鼻尖的垂直测量距离的标准差处于 (1.69,2.78)之间,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 结论:面瘫患者左右面部几何特征存在差异,获取患者面部几何特征进行康复 评定是开展治疗的前提,利用计算机视觉能够获取患者面部图像,识别患者面部的几何特征和差异,并且为患者头部偏转 30 ° 以内的面瘫情况评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踝关节重要性和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及理论,探讨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的临床训练方式及其临床意义。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电刺激等方法,恢复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控制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基于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的起因是肌张力和关节姿态控制能力减弱,以及神经损伤等,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训练方式。为了满足临床训练需求,课题组提出集成多种有效治疗手段,构建出对患者恢复更有帮助的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调查龙氏日常生活能力(LSADL)量表和 Barthel 量表在深圳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针对脑卒中患者的 生活能力的共性与差异。 方法:2018 年 9 月 27 日至 2020 年 4 月 7 日期间,以互联网方式采集深圳市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 的脑卒中患者信息,分别运用 LSADL 量表和 Barthel 量表进行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结果:LSADL 量表相 对于 Barthel 量表分级更加细致,能将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识别出来。 结论:LSADL 量表与 Barthel 量表对脑卒中患者 功能障碍严重评定结果吻合度高,且 LSADL 量表分级更细腻易使用,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偏瘫患者30例,机器人组:15例患者除日常训练外还需每日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训练1h,对照组:15例患者进行日常康复训练。从两种角度对患者步态及康复效果进行分析:一是利用SPSS软件对机器人组患者的助力等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患者首末次的康复状态。二是采用IDEEA~?运动捕捉系统对包括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步态时空参数进行采集,分析患者首末次评估的数据差异。结果:与不穿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行走相比,机器人组患侧助力等级明显降低,步速明显变快,支撑相时间明显减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有效改善偏瘫患者步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均在不断地提高,而伴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脑卒中偏瘫患者也因此剧增,康复治疗需求也增长。与传统康复训练对比而言,机器人辅助疗法稳定性高,且可反馈运动信息,实用价值很大。基于此,本研究介绍了近年来偏瘫患者下肢康复机器人及其所用的运动检测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是一种罕见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发病率为1/80 000—1/56 500[1]。该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严重程度各异,可表现为神经认知缺陷、共济失调、行为和情绪问题及肝功能损害等,严重者可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急性肝衰竭等[2]。肝移植能够弥补自身基因缺陷,纠正代谢、改善预后,近年来成为治疗OTCD的有效方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