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目前关于椎间盘退变在MRI上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下腰痛的关系报道甚多,但腰骶椎矢状位形态学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下腰痛患者腰骶椎矢状位形态学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主诉下腰痛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并行MRI检查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20~30岁的女性患者167例,在MRI正中矢状面的T2W1图像上观察椎间盘的信号改变及退变程度,评价退变分级,测量每个患者的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及骶椎后凸角度。结果与结论:椎间盘退变组与无椎间退变组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4.31±3.48)°和(26.29±3.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骶骨平台角分别为(102.97±5.58)°和(100.70±3.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骶骨后凸角分别为(163.45±7.03)°和(167.24±6.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腰椎前凸角、骶骨后凸角、骶骨平台角是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形态学参数,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后凸角随椎间盘退变加重而减小,骶骨平台角随椎间盘退变加重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科运用小剂量PKP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21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 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单椎体骨水泥填充量为1.4~2.6 mL,平均(2.1±0.38)mL,有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顺工作通道反流,术后及后期观察均未有任何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术后随访均≥6个月,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疗效保持良好.结论 小剂量骨水泥PKP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8月,采用颈前路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疾病253例,分别采用颈前路减压钢板加钛网或融合器植骨融合术,颈前路减压加自稳型颈椎融合器融合术,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颈前路减压钢板加大块骼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53例随访3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早期手术相关并发症24例,发生率9.49%。其中喉上神经损伤4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取骨区顽固性疼痛5例,吞咽困难4例,颈部血肿2例,植入髂骨块移位1例,钢板螺钉松动5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各种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最佳适应证和选择最佳手术方法、牢固掌握相关解剖知识和手术技巧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关于椎间盘退变在MRI上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下腰痛的关系报道甚多,但腰骶椎矢状位形态学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系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观察下腰痛患者腰骶椎矢状位形态学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主诉下腰痛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并行MRI检查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选择年龄20~30岁的女性患者167例,在MRI正中矢状面的T2W1图像上观察椎间盘的信号改变及退变程度,评价退变分级,测量每个患者的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及骶椎后凸角度。 结果与结论:椎间盘退变组与无椎间退变组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4.31±3.48)°和(26.29±3.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骶骨平台角分别为(102.97±5.58)°和(100.70±3.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骶骨后凸角分别为(163.45±7.03)°和(167.24±6.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腰椎前凸角、骶骨后凸角、骶骨平台角是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形态学参数,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后凸角随椎间盘退变加重而减小,骶骨平台角随椎间盘退变加重而增大。关键词:腰骶椎;形态;椎间盘;退变;MRI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23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女,83岁。因右小腿疼痛并行走困难4 d,加重半天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小腿疼痛伴行走困难于外院骨科就诊,腰椎MRI提示腰椎间盘重度突出,收入院并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后出院。半天前患者因右小腿剧痛伴行走不能,夜间急诊入我院。急诊科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骨科。患者8年前因右侧股骨颈骨折行右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入院后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入睡,予以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单节段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问融合术治疗。结果:本组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感觉障碍等症状基本消失,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均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周、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3、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患者腰椎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2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维持椎管容积、使脊椎达到新的稳定性、并消除病变节段术后复发的优势,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早期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主要用于发育性和继发性椎管狭窄所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然而随着术者对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已取代前路手术而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其中,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因其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而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单开门术式的改良及其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问题,目前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较之以往做了很大的改进,现对单开门手术的术式演变及其术后并发症综述如下,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