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言语笨拙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5 d,进行性加重2 d于2017年6月2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d出现言语笨拙,左侧肢体稍感无力,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于当地医院药物治疗4 d后未见加重。入院前2 d,左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至活动不能,伴左侧肢体痉挛进行性加重。既往史:糖尿病10 y,现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平日血糖控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病人约42%~67%存在吞咽障碍[1],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包括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引起真性延髓和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假性延髓麻痹,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时间延迟以及与吞咽有关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病人可出现进食、饮水呛咳,语言及构音障碍,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脱水及营养不良,还可导致病人焦虑,缺乏自信心,影响  相似文献   
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ous thrombosis,CVST)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作为CVST唯一发病因素的病例,国内鲜有报道,现将1例儿童CVST合并HHcy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颅内椎基底动脉央层分离(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VBAD)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病形式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后循环缺血,因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极易造成误诊.文章就颅内VBA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达到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颈内动脉夹层分离(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ICAD)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和漏诊,导致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总结6例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自发性缺血性颈内动脉夹层分离(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sIC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为这类疾病的正确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低频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均给予BTX-A局部注射,观察组患者于BTX-A注射后辅以低频ESWT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伪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MAS评分[(2.15±0.56)分]及PROM[(44.37±8.0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TX-A联合低频ESWT治疗可显著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正延髓背外侧为延髓梗死最常见部位,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少见,占所有脑梗死类型的0.5%~1.5%,而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MI)则属罕见~([1])。现报道1例典型"心型"影像征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以加强对此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头晕伴言语不清、行走不稳4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有视物旋转,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BAO)患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IAT)的血管再通效果、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7例VBAO患者行选择性IAT,VA系统11例、BA系统26例,通过分析IAT时间、术前ESS、GCS评分等,并分析术后90d mRS评分结果.结果 血管总的再通率为64.86%,椎动脉闭塞(VAO)组再通率为27.27%,基底动脉闭塞(BAO)组为80.77%;开始行IAT的时间≤6h组血管再通率为85.71%,存活率为52.38%;>6h组分别为37.5%和8.75%.术前GCS评分为12~15分组存活率为72.22%,3~11分组为5.26%;术前ESS评分>35分组存活率为71.43%,0~35分组为17.39%;血管再通组存活率为50%,血管未通组为15.38%.死亡23例,其中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选择性IAT治疗急性VBAO,血管再通生存率较高;IAT治疗的时间、血管闭塞的部位、术前ESS、GCS评分及血管是否再通与IAT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