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IVADA)急诊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2例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IVADA患者临床资料,均通过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证实IVADA的诊断,于就诊后24小时内根据载瘤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是否为优势侧、IVADA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选择不同的急诊血管内治疗方法。术后观察并记录再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并评估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scale,mRS),mRS 0~2分为预后良好,mRS>2为预后不良。结果 32例IVADA患者均成功实施血管内治疗,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27例(84.4%)预后良好,5例(15.6%)预后不良,其中2例(6.3%)死亡。18例接受动脉瘤栓塞并近端VA闭塞术治疗,14例预后良好(77.8%),2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小脑、延髓梗死,mRS5分;12例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术,11例预后良好(91.7%),仅1例术后并发小脑、延髓梗死,mRS 3分;2例接受经健侧VA逆行PICA支架植入联合动脉瘤栓塞及近端VA闭塞术,均预后良好。27例完成影像学随访,均未见IVADA复发。结论急诊实施血管内治疗是防止出血性IVADA再出血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分析其并发症.方法 对62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式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观察其疗效,分析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13例术中出现血压心率明显降低,3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5例出现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出现脑栓塞,1例出现脑出血,2例分别在3个月及半年后复查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并发症仍值得我们警惕及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脑氧摄取分数(OEF)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症组32例,非重症组26例,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检测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同时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计算OEF。比较2组SjvO_2和OEF,并分析两者与GCS、格拉斯哥匹斯堡昏迷评分(GCS-P)、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以及OEF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重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SjvO_2明显升高,O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jvO_2与GCS、GCS-P、GOS呈负相关,OEF与GCS、GCS-P、GOS呈正相关(P<0.01)。OEF≤30%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OEF>30%患者(P<0.01)。结论 OEF可作为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后,评估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戊四氮诱发大鼠癫痫发作后,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B组)和bFGF(C组),与空白对照组(A组)按一定时段断头取脑,进行HE染色和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以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HE染色:B组神经元形态散乱,大量神经元凋亡、坏死;C组可见散在的神经元凋亡,变性坏死少见。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B组6 h可见海马CA1、CA3和齿状回门区部分细胞的胞浆和核内有棕黄色沉淀物,24 h阳性细胞数及着色深度达到高峰,持续至72 h,120h后表达减弱。C组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度与B组有相似的时间依赖性,但总体表达较B组弱,组间各时间点中12~72 h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h及120 h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能显著减轻癫痫所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3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手肿胀程度、简易上肢机能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手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肢肌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护理新方法能有效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小编的话很多人曾经都遇到这样的情况,想做成一件事情,比如写一篇工作总结,事情本身没有多么困难,但往往是推三阻四,在浪费了很长时间之后,眼看最后时限就要到了,才不得不开始奋笔疾书,匆忙之中草草了事。事过之后,总是对自己大声疾呼要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没几天就把自己的话全部忘到九霄云外。很多人说我的生活紧锣密鼓,是不是很疲惫?我的感觉却恰恰相反,我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交替性偏瘫(AHC)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其与偏头痛的关系.方法 分析5例AHC患儿尤其伴有偏头痛或有偏头痛家族史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儿均为出生后15个月内起病,表现为交替性偏瘫,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小时,睡眠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伴有眼球震颤、肌张力障碍、舞蹈徐动样动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智能减退等.其中2例伴有偏头痛发作,2例的直系亲属患有偏头痛.应用氟桂嗪治疗后,1例患儿发作完全停止;3例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减少;1例无明显改善,改用托吡酯后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AHC的主要特征为18个月内起病的发作性交替性偏瘫,伴锥体外系症状及智力障碍,与偏头痛特别是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关系密切.氟桂嗪和托吡酯对AHC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近3年来采用血管内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探讨减少和处理术中并发症的操作技巧和经验.结果 60例患者血管造影共检出69个囊形动脉瘤和1个椎动脉夹层动脉瘤.65个囊形动脉瘤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其中支架辅助栓塞5例,球囊辅助栓塞3例.有50例患者的53个(81.5%)动脉瘤被完全栓塞,5例的8个动脉瘤被次全栓塞(12.3%),3例的4个(6.2%)被部分栓塞;治疗失败1例.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症状性血管闭塞2例;支架移位、弹簧圈脱出1例;术中血管痉挛15例.出院时恢复良好率达93.3%(mRS≤2分).随访55例(91.6%),时间1~24个月,恢复良好(mRS≤2分)51例(92.7%),死亡3例;随访期间无再出血和动脉瘤复发.结论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确切;提高于术操作技巧,减少和正确处理术中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治疗方式以及门诊随访资料,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男性17例(70.8%),女性7例(29.2%),平均年龄(52.0±9.4)岁.22例(91.7%)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闭塞载瘤动脉19例(79.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12.5%),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合并脑梗死1例.另2例(8.3%)采用保守治疗,均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并死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5个月(范围5~50个月),转归良好18例(75.0%),无出血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眼科的一种急性重症致盲性疾病,临床药物治疗困难,预后多数较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中发生此并发症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经皮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中并发CRAO,经眼动脉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后成功再通且预后良好的病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