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5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16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1058篇
内科学   406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2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03篇
综合类   2005篇
预防医学   742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651篇
  15篇
中国医学   641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作为应激因素,调查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自助应对方式,为采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对3975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2名(12.6%)名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症状,1066名(26.8%)名大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焦虑情绪发生率是13.9%,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12.30%、1.30%、0.30%.相关分析显示:是否存在抑郁症状与疫情信息、生活影响程度、学习影响程度、是否需要心理支援(r=0142,0.205,0.224,0.360;P<0.05)成正相关;焦虑等级与疫情信息、生活影响程度、学习影响程度、是否需要心理支援、抑郁总分(r=0.126,0.134,0.134,0.274,0.496;P<0.05)成正相关,而与疫情发生前是否存在心理疾病(r=-0.103;P<0.05)成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负面疫情信息大于正面疫情信息、在家运动时间、对学习影响程度、焦虑标准得分都影响抑郁症状出现;而性别、专业、关注疫情的信息时间及抑郁情绪出现都影响焦虑程度.结论:应激(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影响,性别、专业、运动时间、关注疫情信息时间、正/负性信息、学习影响程度及抑郁焦虑等多个因素可能与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变化相关,采取应对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婴幼儿型青光眼是先天性青光眼(PCG)的一个类型,患儿往往在出生几个月就表现为"牛眼"的症状。由于患儿年龄小,在检查、诊断、治疗、护理、麻醉以及手术等诸多环节都面临许多困难。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可在直视下准确切开小梁组织,解决了术中定位不准的技术难点;利用其引导及机械切割作用,克服既往切开手术中无法切开下方残存小梁网的弱点,真正实现360°全周小梁切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1例低年龄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缺氧的慢性进展性疾病[1].目前颈动脉串联性病变同期行微创和开放的复合手术鲜见报道,且手术风险大,护理有一定难度.2020年1月,收治1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左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在全麻下成功实施开放和腔内微创复合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临床科室质量管理水平。方法:回顾等级医院创建三年来,临床科室管理状况,用鱼骨图进行根因剖析。结果:临床科室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了等级医院的评审验收。结论:等级医院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抓手,临床科室质量管理的关键是科主任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全员参与管理,临床科室质量才能达到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营养与免疫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发生、侵袭,而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些年来,许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于评估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PNI在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预后评估价值已经得到临床研究证明。本文就PNI评估癌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志益聪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a 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β淀粉样肽1-42(Aβ_(1-42))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定志益聪颗粒组。运用双侧颈总动脉闭塞(BCCAO)法制备Va D模型,于造模后56 d开始给药,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多奈哌齐组(2.6×10~(-4)g/kg)、定志益聪颗粒组(5 g/kg)均按10 mL/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30 d。Morris水迷宫(MWM)考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刚果红(CR)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淀粉样变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β_(1-42)的表达;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海马CA1区Aβ_(1-42)的阳性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定志益聪颗粒组大鼠在定位航行试验中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空间探索试验中经过平台次数、第Ⅰ象限停留时间、第Ⅰ象限路程增加(P0.05),海马组织及海马CA1区Aβ_(1-42)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定志益聪颗粒可能通过下调海马Aβ_(1-42)的表达,从而改善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天津市名中医张智龙教授治疗皮肤病医案,总结张智龙教授治疗皮肤病临床经验。导师张智龙教授认为皮肤病病位属肺,与心密切相关,治疗以调心理肺为基本法则。以加味过敏煎为主方,配合从心、肺论治之经典方及类像用药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