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窦不同气化分型的发生率及相关解剖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20年1—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并拍摄CBCT影像患者200例,对其CBCT图像进行重建分析。依据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将上颌窦气化类型分为正常气化和过度气化,统计各分型的发生率。根据上颌窦气化程度,将纳入研究的上颌窦分为正常气化组和过度气化组,评估每组以下与上颌窦气化相关解剖学特征:上颌窦气化度(amount of maxillary sinus pneumatization,MSPA);牙槽骨高度(height of alveolar bone,BH);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maxillary sinus lateral wall thickness,LWT);上颌窦间隔(maxillary sinus septa,SS);上颌窦副口(accessory maxillary ostia,AMO);上颌窦口直径(diameter of the ostium,OD)。结果    因7侧上颌窦存在明显炎症而被排除,最终纳入研究的是200例患者的393侧上颌窦。200例患者的上颌窦正常气化发生率为50.0%(100/200),共发生于163侧上颌窦中(41.5%);过度气化发生率为67.0%(134/200),共发生于230侧上颌窦中(58.5%)。MSPA、BH、LWT在过度气化组中分别为(5.48 ± 2.36)、(5.10 ± 1.62)、(1.80 ± 0.75)mm,在正常气化组中分别为(-0.07 ± 4.07)、(11.12 ± 3.76)、(2.80 ± 1.51)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过度气化组的SS、AMO发生率分别为48.26%和18.26%,而正常气化组发生率分别为11.04%和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D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上颌窦过度气化的发生率较高,这类气化现象会导致MSPA的增加、LWT和BH的降低,更易出现SS、AMO,提醒口腔医生在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前和正畸加力过程中应关注上颌窦的气化程度及其相关的解剖特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