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征。方法:纳入46名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畸 形患者,根据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进行锥形束CT扫描,通过三维分析软件Invivo 5对颞下颌关 节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髁突位置、髁突形态和关节间隙等9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III类患者双侧颞 下颌关节三维形态结构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角和均角组患者相比,低角组患者关节上间隙更 大,关节结节后斜面更陡峭,髁突长轴径更大,关节内间隙更大;与均角和低角组相比,高角组髁突前后径更小。 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髁突形态上有一定差异,应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正畸临界病例拔牙与否与鼻、颏部形态的关系.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治疗后侧貌良好并且治疗前为正畸临界病例的患者50例,分为拔牙组及非拔牙组,每组25例.选用29项指标,测量两组病例正畸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研究相应软硬组织形态,并对测量结果用SPSS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拔牙组和非拔牙组两组间SNB角、SNPg角、PgNB、U1/SN角、11/MP角、U1/L1角、Pg-NP、SL8项硬组织指标及Prn-NP、FH/NsPos角、FH/SiPos角、ASn、Ls-EP、Li-EP、Cm-Sn-Ls、Li-Si-Pos角8项软组织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映两组间鼻、颏部形态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侧貌良好的正畸临界患者中,拔牙组鼻、颏部突度相对非拔牙组较小,而非拔牙组中鼻、颏部突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性别、年龄等差异对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的三维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断层 扫描(cone beam CT,CBCT)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CBCT数据,分为 成人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7.57±1.83)岁]和儿童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1.50±1.26)岁]。采用 Dolphion Imaging软件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成人组内男性和女性颅颌面硬组 织对称性均较好(非对称率R最大值为6.39%,最小值为0.08%);成人组性别比较显示:前腭宽度、腭宽度、上切牙 突距、下切牙突距、舌骨-下颌平面、会厌基底部宽度、腭平面气道宽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 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均P<0.05),角度指标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组和儿童组相比较,仅后 侧面高度、上颌长度、下切牙突距、下颌平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长沙地区汉族正常牙合颅颌面硬组织对称性较好;性别差异及年龄差异均会对线距测量值造成影响, 但对绝大部分角度测量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含微钛板支抗和牙支持式前牵引装置的唇腭裂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其前牵引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恒牙早期唇腭裂男性志愿者,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构建模型,模拟加力,分析位移变化及应力分布.结果:建立了含微钛板支抗和牙支持式前牵引装置的单、双侧唇腭裂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前牵引时,上牙弓内缩;微钛板支抗模型上颌中上部位移量大于牙支持式模型,后者上颌前部及上尖牙位移量大于前者.微钛板支抗模型应力集中于上颌骨中上部,牙支持式模型的应力集中在上颌尖牙点,且前者应力值及分布范围均大于后者.双侧唇腭裂模型上前牙牙槽嵴处位移小于单侧唇腭裂模型,后者患侧位移和应力分布范围均大于健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生物力学仿真性好,为唇腭裂上颌骨前牵引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微钛板支抗上颌骨前牵引以骨性作用为主,牙支持式上颌骨前牵引以牙性作用为主,前者更有利于效果稳定和侧貌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