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颌前突畸形正畸治疗后颅面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双领前突患者硬组织矢状及垂直向的影响。方法对24例广东籍双领前突患者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后,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并对矫治前后硬组织侧貌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①上下领骨间关系无明显变化,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②前后面高明显增加,但前后面高间的比值及反映下领平面倾斜度的MP-FH无明显变化。③上下磨牙高度随前后面高的增加而明显增加。④上前牙高度明显增加,下前牙高度明显减小。结论双领前突畸形正畸治疗中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可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正畸对双颌前突患者硬组织矢状及垂直向的影响。方法 :对 2 4例广东双颌前突患者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 ,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 ,并对矫治前后硬组织侧貌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长度明显增加 ,上下颌骨间关系无明显变化。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 2、前后面高明显增加 ,但前后面高间的比值及反映下颌平面倾斜度的MP FH无明显变化。 3、上下磨牙高度随前后面高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4、上前牙高度明显增加 ,下前牙高度明显减小。结论 :本组病例治疗中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得到较好控制 ,未表现出不利的垂直生长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动态咬合下加载时间、角度因素对牙周膜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牙周膜厚度为0.2 mm的下颌前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模型,在与牙体长轴分别成0°、15°、30°、45°、60°、75°、90°,由颊侧向舌侧的动态咬合载荷作用下,分析不同周期下牙周膜的应力、位移变化状况。结果 在单周期下,由不同角度载荷引起的牙周膜最大残余应力极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5.5,最大位移极值之比为8.1;由5周期引起的最大位移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在1.02~1.35内随载荷角度增加;由不同角度载荷引起的最大残余应力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在1.86~3.00内随咬合周期数增加;不同角度下最大应力均集中在颈缘舌侧区域, 最大残余应力位置分布随时间在颈缘不同部位间变动;0°载荷下牙根的应力累积最严重。结论 下前牙固定桥基牙选择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牙周膜应力累积情况以及最大残余应力分布的不确定性;临床治疗中,应避免对牙齿施加大角度载荷,尽量减少连续咬合较硬食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电离子导入方法治疗牙本质过敏,通过临床观察确定其疗效;方法:用美国产的Ⅱ型电离子导入系统把电离液(内含2%氟化钠)中氟离子导入牙本质小管内,封闭牙本质小管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即刻有效率达97.9%,2周后有效率95.7%。结论:电离子导入法用来治疗牙本质过敏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win-block矫治器(TB)矫治年轻成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11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的年轻成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TB)以及固定矫治器双期矫治.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TB治疗后,所有患者Ⅱ1错(牙合)得到有效矫治:磨牙中性,覆、覆盖正常,侧貌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以有效矫治年轻成人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错(牙合),能使边缘性病例避免正颌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通过探讨对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的两期治疗 ,提出早期阻断矫治的重要性 ,以及第二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2 1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病例 ,年龄 - 14岁平均 10 8岁 ,男 8例 ,女 13例 ,全部病例第一期用Twiubloc型功能矫正器矫正骨骼的矢状关系 ,时间 6个月 ,然后在恒牙初期用固定矫正对牙位、咬关系作精细调整、全部病例均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结果 对于下颌后缩型Ⅱ类错 ,应在替牙期侧切牙萌出后即进行第一期治疗 ,该期的目标是纠正骨骼矢状关系不调 ,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该期采用Twinbloc型功能矫正器效果好 ,易为病人接受 ,易于推广。第二期矫治在恒牙期后 ,应用固定矫正器 ,发挥其高效能作用 ,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 ,使矫治效果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Twinblock功能矫正器的制作要点与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科自 1996年来采用Twinblock矫正器治疗数十名病例 ,均获得极为满意的效果。该种功能矫正器制作简单 ,取戴方便 ,易被病人接受。对Ⅱ类错牙合、深覆牙合的矫治有明显效果 ,也可用于开牙合、Ⅲ类错牙合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的矫治 ,所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矫治器。制作要点1 取咬牙合关系 Twinblock功能矫正器必须使下颌处于前伸位 ,在取好患者上下颌模型后 ,可嘱患者先练习切对切的咬牙合 ,必须注意让患者的上下中线对齐 ,等患者明白并且习惯该咬牙合动作后 ,再让患者咬蜡堤 ,检查确定切对切的矢状关系 ,可取出蜡堤放入冷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比较Ⅰ、Ⅱ、Ⅲ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颌窦大小的差异,探讨上颌窦大小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 将60例12~16岁的青少年患者按ANB角大小分为Ⅰ、Ⅱ、Ⅲ类三种矢状骨面型组,每组男、女各10例,垂直骨面型皆为均角型.患者接受颅面部CBCT扫描,对上颌窦的长度、宽度、高度、截面积及容积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以CBCT生成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颌面部骨骼形态,对上颌窦大小与颌面部骨骼形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的上颌窦长度、高度、宽度、截面积和容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窦容积Ⅱ类大于Ⅰ类,Ⅱ类大于Ⅲ类.上颌窦容积与前颅底长、全颅底长、ANB角、上中切牙一前鼻嵴点距离及前上面高呈正相关关系,与SNB角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Ⅱ类骨面型患者具有较大的上颌窦容积,青少年患者上颌窦大小与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及颅底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下颌后缩型Ⅱ类错He的矫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对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的两期治疗,提出早期阻断矫治的重要性,以及第二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1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病例,年龄-14岁平均10.8岁,男8例,女13例,全部病例第一期用Twiubloc型功能矫正器矫正骨骼的矢状关系,时间6个月,然后在恒牙初期用固定矫正对牙位、咬关系作精细调整、全部病例均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结果对于下颌后缩型Ⅱ类错,应在替牙期侧切牙萌出后即进行第一期治疗,该期的目标是纠正骨骼矢状关系不调,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该期采用Twinbloc型功能矫正器效果好,易为病人接受,易于推广.第二期矫治在恒牙期后,应用固定矫正器,发挥其高效能作用,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使矫治效果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对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的两期治疗,提出早期阻断矫治的重要性,以及第二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1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病例,年龄-14岁平均10.8岁,男8例,女13例,全部病例第一期用Twiubloc型功能矫正器矫正骨骼的矢状关系,时间6个月,然后在恒牙初期用固定矫正对牙位、咬关系作精细调整、全部病例均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结果对于下颌后缩型Ⅱ类错,应在替牙期侧切牙萌出后即进行第一期治疗,该期的目标是纠正骨骼矢状关系不调,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该期采用Twinbloc型功能矫正器效果好,易为病人接受,易于推广.第二期矫治在恒牙期后,应用固定矫正器,发挥其高效能作用,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使矫治效果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