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1.
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6年 Kubicek 应用直接式阻抗仪进行心输出量测定并建立定量计算公式以来,引起了各国生物阻抗工作者的很大兴趣,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根本性问题有待研究改进。我们在心阻抗图原理的基础上,将阻抗图及其微分图同时显示于示波器 X—Y 轴上,获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后倾后屈直肠症是指因子宫后倾后屈伴下移(亦称子宫后位)导致的以排便不畅、肛门坠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症,是便秘的病因之一。笔者2007年6月~2009年5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子宫复位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穴位诱发内脏神经反射电活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针刺体表穴位能改变内脏神经传出电活动并影响相关脏器的活动,并见到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近代生理学研究证实,躯体内脏反射(Somato-Viseral Reflex)是针刺以及其他各种物理刺激引起内脏活动变化的主要基础。躯体交感反射(Somato-Sympathetic Reflex)是一种主要的躯体内脏反射,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为了探讨体表与内脏联系,我们在动物上应用电刺激穴位诱发躯体内脏反射的方法研究了刺激与这种反射的关系及特性,以及改变中枢机能状态对反射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我所用舒冠片治疗冠心病,发现有抗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等作用。后经改进制剂,再次进行临床验证,并与西药随机分组对照,遵循双盲法原则,进行多项目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与分组本组病例诊断及疗效判定均采用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标准(并参考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座谈会提出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血流图原理的基础上,将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同时输入到示波器X及Y轴上,获得了阻抗微分环(IDL),经临床与动物实验证实,各种影响心脏舒缩功能的诸因素均对IDL有明显的影响。IDL克服了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对判断心脏舒缩功能及病理改变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指标,对具有较好的灵敏性,是一种新的无创伤心功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在38只家兔上应用电刺激穴位诱发躯体内脏反射的方法研究电针刺激参数、穴位与这种反射的关系,以及延脑中枢机能状态对这种反射的影响。在清醒、肌松、人工呼吸的动物上,于左侧腹膜外分离出内脏神经节后支,引导传出放电,在“足三里”穴区插入一对毫针,应用不同强度、频率、串长的方波刺激穴位,应用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神经反射放电及其积分脉冲数,同时触发双线示波器摄影,根据记录测定反射的潜伏期、兴奋期反应、抑制期,结果如下: 1.电刺激穴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电活动是由兴奋期及抑制期二相组成,反射潜伏期在  相似文献   
7.
子宫后位性便秘的诊治陈棣兰闻春年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南京210028)子宫后倾后屈明显时可引起排便困难,称为子宫后倾后屈直肠症。患者常以肛门坠胀、排便困难就诊。临床易被其它征象所掩盖、被忽视。1病因病理及诊断正常子宫有赖于盆底肌肉和筋膜以及附着于子宫...  相似文献   
8.
中枢机能状态对电针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针剌具有调整性作用,针剌可以改变器官的机能状态,这种效应是与机体本身状态密切有关的。因此,机体的机能状态可以明显影响针剌的效应。机体的机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为了研究中枢机能状态与针剌效应的关系,探索提高针剌疗效的途径,我们应用针剌诱  相似文献   
9.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e TimeIntervals,简称STI)测定是最简单而可靠的定量的非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可以藉此反映左心室的功能状态。本文检测了41例不同心脏疾患所致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病人的STI,并与29例无心衰临床表现的心脏病人以及正常人的STI作对比,企图阐明STI检测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探讨中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