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介绍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的技术与方法。方法以成年兔胫骨骨折外固定为模型,术后分别以Tetracydin(TC,黄色,25mg/kg)、Calcein(CG,绿色,10mg/kg)、Xylenal(XO,桔色,90mg/kg)、Alizarin—complen(AE,红色,30mg/kg)四种荧光染料于兔颈部皮下定期注射;并于术后第3、6、12及24周活杀动物,解剖出胫骨,梯度乙醇脱水、脱脂,甲基丙烯酸甲脂包埋,切片厚度40~100μm,打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摄像;同时通过组织学观察、X线摄片了解骨愈合速度与质量。结果顺序性荧光标记显示,加压组中钙化的内、外骨痴均于术后第2周出现于截骨处的远、近断端,但尚未形成骨性连接。亦无骨皮质的改建。外骨痴增生停止于术后12周,且骨皮质的改建至12周已渐减少.至术后24周已基本完成;对照组:内骨痴于术后第3周出现于截骨处远、近断端,无钙化的外骨痴形成,亦无骨皮质的改建;外骨痂增生停止于术后12周,骨皮质改建至24周尚未完成,其结果与组织学观察、X线摄片具有一致性。结论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技术可以从细胞水平判断新骨的开始时间、骨生长速度及生长方向,并能节约实验动物数量,是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较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平面骨折,即骨折同时发生在水平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由Salter-HarrisⅡ、Ⅲ、Ⅳ型骨折组合而成。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是青少年特有的一种累及骨骺板的复杂的踝关节损伤,发病率占骨骺损伤的6%~10%,占踝部骨骺分离骨折的17%。1957年,Bartl首先描述了涉及部分骨骺和干骺端的非Salter-Harris分型的踝部骨折,这是认识三平面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褪黑素受体1B基因(MTNR1B)多态性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0名16~20岁之间的正常女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量双侧近端股骨的骨密度。同时,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试剂盒提取DNA。根据人类单倍体图计划(HapMap)提供的汉族人数据,我们在MTNR1B基因上选取了6个标签SNP(tagSNPs)。通过PCR-RFLP的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1B基因上6个标签SNP的基因型。采用ANOVA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基因型对应骨密度大小。结果MTNR1B基因6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所对应的骨密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褪黑素受体1B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股髓牵拉延长术治疗新生儿化脓性关节炎后严重短肢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治疗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后合并下肢不等长超过5.0cm患儿的方法。本组共治疗4例蔡氏ⅣB型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患儿,年龄713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香港地区意外伤害儿童事故发生后的就诊时间、受伤后紧急救护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416例意外伤害儿童的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儿童中就诊时间最短者为5分钟,最长近24小时,近50%的意外伤害儿童能在2小时内到医院就诊.意外伤害儿童的就诊时间与意外伤害类型为烧烫伤、开放性外伤、父亲的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发生时间是夜晚11点至清晨6点、父母关系亲密呈显著正相关.43.0%的意外伤害儿童接受过紧急救护处理,绝大多数由母亲完成.同其它类型意外伤害相比,烧烫伤、开放性外伤接受紧急救护措施可能性较大,OR分别为7.53和2.11.与<1岁组意外伤害儿童相比,1~、2~、4~、6~、>8岁组接受紧急救护的比例较高,OR依次为2.73、2.69、2.49、8.82和2.45.结论对父母及看护人进行有关儿童意外伤害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儿童骨延长的患儿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延长的速率 ,达到骨延长的目的 ,采用双能量X线骨质密度测量仪 (dualenergyX Rayabsorptiometry ,DEXA)监测延长断端骨矿含量 (bonemineralcontent,BMC)的变化。方法  30例患儿中有 5 0处下肢作了骨延长术 ,平均年龄10 .9岁 (5~ 17岁 ) ,引起短肢的病因不同。术后 7~ 10d开始行骨延长 ,每次延长 0 .2 5mm ,每天 4次。牵引延长期间每周扫描一次 ,拆除外固定器后每 2周扫描一次到术后 2年。DEXA扫描的分辨率是 1mm× 1mm ,扫描速度 30mm/s。比较不同延长时期中骨矿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病因和不同外固定器之间骨矿含量变化的差别。结果 不同固定器之间骨矿含量的差别无著性意义。根据骨延长区BMC增加速率 ,将患儿分为快速组、一般组和慢速组。快速组每日BMC增加速率为 0 .3%~ 0 .6 % ,新骨生长快速 ;一般组每日BMC增加 0 .1%~ 0 .3% ,新骨中速生长 ;慢速组每日增加 <0 .1% ,新骨生成缓慢。骨矿化速率与原发病因相关。结论 DEXA能动态监测骨延长中新生骨的骨矿含量的变化 ,根据骨矿含量变化的程度 ,能够调整骨延长的速率 ,从而达到预期骨延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Halm Zielke双棒系统前路手术矫正脊柱侧凸。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1月应用Halm Zielke系统治疗胸腰段和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 10例 ,皆为女性 ,年龄 12 .5~ 18.4岁 ,平均 15 .7岁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结果 术前侧凸Cobb’s角平均 5 7.1°,术后 14 .2° ,矫正率为75 .1%。旋转畸形 (Nash Moe法 )术前平均 2 .3° ,术后 0 .6° ,平均矫正 1.7°。除 1例轻度泌尿道感染外 ,无脊髓神经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前路Halm Zielke手术矫正脊柱侧凸疗效确切 ,植入物稳定性好 ,并发症少 ,术后无须支架外固定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治疗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后合并下肢不等长超过5.0cm患儿的方法。本组共治疗4例蔡氏ⅣB型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患儿,年龄7~13岁,临床症状有股骨头、颈的完全破坏,髋关节全或半脱位及双下肢不等长。术前均并发下肢其他关节化脓性炎症,术前用扫描图像法测量双下肢长度相差6.9~14.00m。采用外固定骨痂牵拉延长术治疗,3例外固定架为Ilizarov环形架,1例为Orthofix单侧架,牵拉后延长股骨4.5~13.0cm。术后随访2.5~3.5年,其中3例可以不用支具独立行走。该方法疗效满意,牵拉治疗中应重视关节功能练习,一旦膝关节功能减退,则暂停一段时间,加强功能练习后再进行牵拉。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程度。方法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用光镜观察凋亡细胞,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手术时19例能扪及肿块,23例不能扪及肿块(其中15例有肿块史)。年龄<3个月7例;3~8个月17例;9~12个月7例;>12个月11例。光镜发现一些细胞核染色深。电镜发现肌母细胞核异染色质边积;成纤维细胞髓样结构形成,核固缩;肌细胞肌丝溶解。TUNEL法显示,在有肿块的病儿和月龄3~12个月病儿中,细胞凋亡发生明显。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织中不同细胞之间凋亡发生程度不同,可能与疾病的转归及愈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组织隔离法与机械活动法在建立兔胫骨萎缩型与肥大型骨不连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体质量3~4.5 kg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 2组,A组于胫骨中段截骨,两断端套接1 cm硅胶管,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保持两断端间距2 mm,8周取出硅胶管,观察组织隔离法构建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B组于胫骨中段截骨后采用2枚1 mm克氏针行髓内松动固定,被动活动断端200次/d,持续1个月,观察机械活动法构建肥大型骨不连模型的效果.结果A组中所有动物在硅胶管取出后4周,无1例断端出现骨愈合表现,X线片显示良好萎缩型骨不连的复制.B组中所有动物在6周内截骨端出现延迟愈合,部分伴有畸形,骨断端有大量肥大骨痂形成.结论硅胶管组织隔离法是复制兔胫骨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有效方法,而采用被动机械活动复制兔胫骨肥大型骨不连模型的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