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不同孕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正常孕妇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偶联因子6(CF6)、前列环素I2(PGI2)的检测,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再选同期与之孕周、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孕妇3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CF6、PGI2的血浆含量。结果研究组CF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91.5±95.3(pg/ml);255.3±75.5(pg/ml),两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研究组PGI2水平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5±76.7pg/ml;216.6±89.1(pg/ml),P<0.05,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AP)、产时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F6、PGI2两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失调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形成过程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方法选择有围绝经症状伴子宫异常出血或月经周期改变的122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54例):月经过多、异常出血,经诊刮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给予炔诺酮6~8 mg/d×22 d×2个周期,之后于月经第16天服用安宫黄体酮6~8mg/d×10 d×1个周期。B组(68例):月经周期改变,稀发或不规律,月经量正常、轻度增加或减少者。月经周期第16天给予安宫黄体酮6~8 mg/d×10 d×3个周期。用药前后2组计有85例进行了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测定,有围绝经综合征的94例进行G reene评分。2组用药前后均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结果2组用药前及用药后比较,FSH值明显下降(P<0.01),E2值明显上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LH值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患者中有围绝经期症状的计有94例(77%)。用孕激素治疗3月后G reene评分明显降低,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之间FSH、LH、E2、G reene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变薄(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孕激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围绝经症状,调整月经周期,并对子宫内膜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式的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兴医院妇科病房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对孕妇年龄、身高、体重指数、流产次数、手术孕周、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宫颈管术前长度、胎儿分娩体重、妊娠结局等数据进行追踪分析。结果:83例患者进行环扎术,其中6例(7.2%)流产,20例(24.1%)早产,足月产57例(68.7%),均为活产77例(92.8%),总的剖宫产率为16.9%,自然分娩率为83.1%。该结果说明宫颈管长度与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相关。结论:新式Shirodkor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能明显延长孕周,提高妊娠成功率,改善围产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服用妇康片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30例,分段诊刮术后第5天及下两次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妇康片,5mg/d,连服22d,共3个月经周期,于第3个月经周期的第25~28天取子宫内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治疗前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变化。结果口服妇康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减少。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治疗前ER、PR与PCNA的表达分别为3.33±1.92、4.13±1.55和4.40±1.54,经口服妇康片治疗3个周期后ER、PR和PCNA的表达分别为1.97±1.87、1.80±1.75和1.83±1.00。与治疗前ER、PR和PCNA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康片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活性,降低ER、PR和PCNA表达,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对皮肤老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是雌激素在非生殖器官中最大的靶器官,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加速了皮肤的老化。雌激素或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雌激素受体作用于皮肤,使皮肤表皮厚度、被覆皮脂及保湿能力增加,真皮中胶原量、细胞外基质增加,从而延缓或预防了皮肤的衰老。HRT治疗有助于缓解皮肤衰老,但不建议单独用来治疗皮肤老化;雌激素局部治疗有效、安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减少,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目前,检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方法很多,如基础FSH水平测定,基础INHb水平测定,克罗米芬刺激试验等,哪种方法能更好的反映卵巢储备功能尚无明确的结论.本研究通过测定妇女卵泡密度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了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的因素,以探寻一种理想的反映卵巢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激素治疗(HT)对围绝经及绝经期妇女乳腺的病理影响。方法:选择91例围绝经及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52例用HT治疗(HT组),予倍美力0.3 mg/d,安宫黄体酮6 mg/d×10天周期用药或2 mg/d连续联合用药,39例无性激素治疗史(对照组),彩超扫描乳腺并测量腺体的厚度、检测血流信号,多普勒超声取样,之后在其引导下对乳腺结节或增生部位进行粗针针芯活检穿刺,对取得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超声检测乳腺腺体厚度及血流阻力指数(P=0.918、P=0.146)、乳腺穿刺组织病理呈增生改变的(P=0.88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将以上妇女分成HT≥5年组、HT<5年组、对照围绝经组、对照绝经组进行分组分析。超声检查腺体厚度依次为:对照围绝经组>HT<5年组>HT≥5年组>对照绝经组,但乳腺腺体的厚度及检出血流比、血流阻力指数、乳腺穿刺组织病理呈增生改变的,四组间比较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91例中无乳腺异常血流及乳腺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的病例。结论:应用低剂量的激素治疗对乳腺的血流无影响,对乳腺无促其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雯  赖爱鸾 《吉林医学》2010,(35):6421-6422
目的:研究孕激素对大鼠尿道上皮厚度、细胞层数以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性成熟期雌性SD大鼠50只,体重285~329g,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D)、实验对照组(S0组)、实验组1(S1组)、实验组2(S2组)、实验组3(S3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行开关腹手术,其余全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D组、S0组给予灭菌植物油肌注,S1、S2、S3组分别给予黄体酮1mg·kg-1.d-1、5mg·kg-1.d-1、25mg·kg-1.d-1肌内注射。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取大鼠尿道上段同一部位组织制成病理切片,测量尿道上皮厚度、细胞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染色,计数阴道上皮细胞内细胞核ER、PR阳性的细胞所占比例。结果:大鼠血清中孕酮浓度S3>S2>S1>D组(P<0.01),上皮厚度及细胞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孕激素的剂量增大S1、S2、S3组阴道上皮的ER-α阳性表达评分不断降低,ER-α的阳性表达率D组显著高于S2、S3组(P<0.01),PR仅在D组中有阳性表达。结论:孕激素可促进卵巢切除大鼠阴道上皮厚度及细胞层数增加,并可抑制阴道上皮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赖爱鸾  夏恩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765-4767
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1次,平均出血3~7天,以碱性正铁血红素法客观地测量每次的月经失血量平均为20~60 ml[1].月经过多是一主观症状,给一个正确的定义较为困难.通常月经过多(Menorrhagia)指月经周期规则,但经量过多,以碱性正铁血红素法客观地测定,每周期失血量超过80ml,经期过长,持续时间大于7天[2].月经过多在妇科是常见的就诊原因,绝经前有30%的妇女主观有月经过多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乳头瘤状病毒分型筛查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应用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65例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665名绝经妇女中,感染高危HPV有126例(18.9%):HR-HPV A9感染为89例(71.0%),与其他类型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80.5;TCT异常者67例(10.0%)。阴道镜检查的123例患者中,阳性率为11.4%(14/123);TCT提示NILM、HR-HPV A9阳性56例患者中阳性率为5.3%(3/56);65岁以上妇女HRHPV感染率、阳性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的筛查;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乳头瘤状病毒分型筛查是最佳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