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生松素(PB)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标准饲料)、糖尿病肾病组(M组,高糖高脂饲料+STZ 40 mg/kg)、生松素干预组[高剂量H组:40 mg/(kg·d);低剂量L组:20 mg/(kg·d),灌胃]和缬沙坦干预组[V组,30 mg/(kg·d),灌胃]。造模后4、8和12周末监测血糖、24 h尿蛋白等;用ELISA测定血清AngⅡ水平;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1)与M组比较,H、L、V组的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 01); 2) H、L组与M组比较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P0. 01); 3)与M组比较,H、L、V组的肾脏肥大指数明显降低(P0. 05); 4)肾脏组织学:各DN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呈不同程度增生,面积增大。H、L和V组系膜增殖系数(MEI)轻于M组(P0. 01); 5) H、L、V与M组比较血清AngⅡ浓度及肾组织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 01); AngⅡ浓度和NF-κB表达呈正相关(P0. 001)。结论生松素能减轻大鼠DN,机制可能与抑制AngⅡ/NF-κB信号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梦平  王丽  高利超  肖文  甘林望  吴蔚桦  刘建 《天津医药》2019,47(12):1205-1209
目的 探讨生松素(P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以下5组:正常对照(NC)组、1×10-6mol/L AngⅡ(Ng)组、1×10-6 mol/L AngⅡ+1‰ DMSO(Ng-D)组、 1×10-6 mol/L AngⅡ+30 μmol/L Pb(Ng-Pb)组、1×10-6 mol/L AngⅡ+10 μmol/L缬沙坦(Ng-Val)组。分别在干预12、24、48 h搜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1 )、Smad3、磷酸化Smad3(p-Smad3)、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的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中ColⅣ、FN、TGF-β1、TNF-α、IL-6的mRNA水平。结果 (1)Pb对 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合成ECM的影响:与NC组相比,Ng组细胞内ColⅣ和FN的蛋白质和mRNA 水平升高(P<0.05),而Ng-Pb组和Ng-Val组细胞内ColⅣ和FN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较Ng组降低(P<0.05)。(2)Pb对TGF-β1/Smad3通路的 影响:与NC组相比,Ng组细胞内TGF-β1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增加,p-Smad3/Smad3水平增加( P<0.05),而Ng-Pb组和Ng-Val组细胞内TGF-β1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以及p-Smad3/Smad3水平均较Ng组降低(P<0.05)。(3)Pb对NF-κb介导的促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与NC组相比,Ng组 p-NF-κb/NF-κb水平增加,IL-6和TNF-α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增加(P<0.05),而Ng-Pb组和 Ng-Val组p-NF-κb/NF-κb水平以及IL-6和TNF- α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较Ng组降低(P<0.05)。结论 Pb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和NF-κb介导的促炎症因子的产生, 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合成ECM。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且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病因。内质网应激(ERS)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应激-防御机制。ERS状态下,细胞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增强对未折叠蛋白的折叠和对错误折叠蛋白的降解,以恢复内质网(ER)的正常生理功能,以避免细胞损伤,但是过度或慢性而持续的ERS会诱发相应的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等途径最终造成细胞的损伤。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RS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DN状态下ERS参与了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或保护作用。调控ERS已成为DN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医药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系统阐述了ERS在DN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中医药靶向ERS调控DN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N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