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文题释义: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信息学是随着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的一门学科,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该研究使用常用工具Gene MAIN对白细胞介素6、Caspase3和Bcl-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cl-2通过Csf3(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Caspase3存在联系,并且Caspase3通过Atf3(细胞转录因子)可与白细胞介素6建立联系。Csf3等中间因子可能就是药物协同抵消负性作用的关键位点。 联合用药:主要是为了增加药物的疗效或为了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该研究所聚焦的雌激素和地塞米松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雌激素具有较好的抗凋亡作用,但在术后的抗感染阶段可过度激活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则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脊髓损伤部位炎细胞数量。因此两者联合可以较好地避免负性效应,增强正性的治疗作用。 背景:临床药物单独使用对脊髓损伤特定病理变化具有较好地阻断作用,但单一用药往往存在较为复杂的不良反应,如雌激素可以缓解氧化损伤导致的细胞凋亡,但同时会激活体内的炎症反应。在此大背景下,联合协同用药成为临床创新发展的趋势,其联合用药机制也迫切需要阐明。 目的:探究地塞米松联合雌激素治疗对脊髓钝挫伤大鼠白细胞介素6、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 方法:雌性4周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显露脊髓后直接缝合,其他3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术后30 min和1,2,3,4,5 d时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0.2 mL/kg),地塞米松组大鼠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联合治疗组大鼠先后注射雌二醇(0.04 mg/kg)、地塞米松(0.2 mg/kg),注射部位均为大鼠前肢大腿外侧肌。术后    14 d内采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7,21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Bcl-2和Caspase3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联合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开始时间较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更早,在整个恢复时期,联合治疗组的BBB评分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P < 0.05);②与地塞米松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白细胞介素6和Casepase3表达显著降低、Bcl-2 表达明显升高(P < 0.05);③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脊髓损伤后促凋亡因子Caspase3和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增加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通过抑制凋亡和炎症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ORCID: 0000-0003-1454-5207(李沁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突触活性带蛋白1(Complexin-1,CPLX-1)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SD大鼠脊髓钝挫伤模型,BBB评分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CPLX-1在脊髓中分布,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检测CPLX-1基因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障碍,BBB评分于损伤后第1d最低,术后7d才有所恢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PLX-1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此外,脊髓损伤后CPLX-1在神经元中表达逐渐降低,至术后第3d时最低,后随时间逐渐增加,但在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逐渐增加,至术后第3d时最高,后随时间逐渐降低;qRT-PCR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CPLX-1的基因表达急剧下降,至术后3d达到最低,随后逐渐上升,但一直到术后28d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CPLX-1在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下降,可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150例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要点。针对自控镇痛患者,应认真作好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密切观察患者对镇痛剂的反应;针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预防和及时处理,是保证患者痊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A型肉毒毒素联合类固醇激素与单独类固醇激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止2021年3月的Pubmed、EMbas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ai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A型肉毒毒素联合类固醇激素与单独类固醇激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对照实验。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和Stata14.0统计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8项随机对照试验,3项病例-队列研究,试验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类固醇激素局灶内注射,对照组采用类固醇激素局灶内注射,纳入文献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目测类比评分[WMD=-2.26,95%CI(-3.07,-1.46),P<0.00 001]、瘢痕厚度[WMD=-0.94,95%CI(-1.82,-0.06),P=0.04]、满意度评分[WMD=1.51,95%CI(1.21,1.81),P<0.00 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神经生物电刺激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大鼠P物质(Substance P,SP)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非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给予股部皮下注射已烯雌酚,每天一次,连续10d,第1天0.8mg·只~(-1),第2-9天0.4mg·只~(-1),第10天0.8mg·只~(-1);第11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1);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并在1h、3h和7h后采用扭体评分进行运动评价。模型对照组只注射与实验组相同剂量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非模型对照组不注射已烯雌酚与缩宫素,不进行神经生物电刺激干预,其余操作不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后角中SP的定位及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探究SP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脊髓后角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扭体评分显示实验组大鼠运动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SP主要分布于脊髓后角Ⅱ板层,所有时间点实验组SP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在3h表达差异最大(P0.05)。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显示SP和BDNF在脊髓后角共表达。结论:神经生物电刺激能抑制SP的表达,影响原发性痛经,其机制可能与SP及BDNF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系统分析烧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 等数据库建库至 2021 年 9 月公开发表的烧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中英文文献, 筛选并提取相关资料,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 (NOS) 进行质量评价, 采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 检索后通过筛选共获得文献 15 篇, 总样本量 103976 例, 确诊深静脉血栓 852 例, 共纳入危险因素 18 个, NOS 评分均 > 5 分, 故全部纳入 Meta 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肥胖、烧伤面积≥10% TBSA、吸入性损伤、下肢烧伤、躯干烧伤、热力烧伤、电烧伤、排除血栓后输血、中心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创面感染、卧床时间≥20 d、植皮是烧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OR = 1.01、2.04、31.65?2.90、8.38、7.78、0.11、6.61、10.58、3.02、59.83、3.08、28.21、2.83, 95% CI 为 1.01 ~ 1.02、1.45 ~2.88、8.69 ~ 115.20、2.22 ~ 3.79、4.43 ~ 15.86、4.16 ~ 14.55、0.06 ~ 0.22、3.04 ~ 14.38、5.27 ~ 21.23?2.29 ~ 3.98、19.16 ~ 186.80、1.68 ~ 5.66、7.97 ~ 99.82、1.58 ~ 5.07)。结论 烧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涉及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烧伤面积、烧伤部位、致伤原因、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