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突出面颊部血管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例血管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单侧选择性动脉栓塞或术中控制性低血压麻醉,手术均经口内上颌窦径路。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血管纤维瘤。术后经2~24月随访,5例患者均咬合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 CT、MRI和IADSA联合检查对诊断有较大价值。术前IADSA加动脉内栓塞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经上颌窦径路是处置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血管纤维瘤的较好手术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缝牵引成骨矫正唇腭裂面中份发育不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缝牵引成骨的方式治疗面中份发育不全。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颌骨牵引装置,在全麻手术下将牵引钩置入梨状孔侧缘,从鼻腔引出,结合面弓,对8例唇腭裂术后面中部凹陷畸形患者进行前牵引治疗。结果:!上颌经缝牵引治疗后,患者A点前移2.5~6mm,平均为3.56mm。ANB角增加4~8°,平均为5.38°。面中部侧面凸度有明显改变,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结论:!经梨状孔缝牵张成骨可快速、有效的治疗面中部发育不全,避免上颌逆时针旋转。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三种解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比较腮腺肿物手术中3种不同的面神经逆行解剖方法,探讨通过颈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腮腺区肿物患者83例,依据肿瘤部位及性质分别采取面神经颈支、下颌缘支和颊支的逆行解剖方法。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面神经颈支逆行解剖组术后面瘫发生率(10.7%)明显低于下颌缘支组(37.1%)和颊支组(45.0%)。三组术式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面神经颈支逆行解剖法可有效降低面瘫的发生,并能保留颈阔肌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犬双侧上颌骨前牵引的不同时期眶下神经组织学结构的改变,探讨其对眶下神经的影响。方法:选12周龄杂种犬13只为实验对象,实验组12只,用特制牵引器进行上颌骨前牵引;对照组1只,未配戴牵引器。牵引过程包括15d牵引期和20d固定期,牵引力为800g。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分组处死动物,取双侧眶下神经,制成常规切片,光镜下观察不同时期的神经组织形态。结果:随着牵引的进行,上颌骨明显前移,眶下神经出现明显病理变化,牵引结束时神经损伤最严重;固定期神经出现修复性变化。结论:双侧上颌骨前牵引对眶下神经可产生一定的损伤,但这种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的形态结构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截骨锯,行口腔内入路髁突高位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14侧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采用口腔内入路,用定量截骨锯将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从口腔内原切口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术后6、12、24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范围25~40mm,平均为37.2mm。除1例患侧后牙早接触,下切牙中线偏斜1mm;另1例张口约25mm,轻度受限外,其余患者咬合关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口腔内入路具有无外部皮肤瘢痕,且不损伤面神经的优点。但操作视野较小,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牵张成骨技术在唇腭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唇腭裂治疗的牵张成骨技术有两种类型 :①通过切骨的牵张成骨 (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 ;②骨缝牵张成骨(suturedistractionosteogenesis,SDO) ,也称缝扩张技术 (sutureexpansion)。近 3~ 4年的研究已涉及延长硬腭、关闭硬腭裂隙和牙槽嵴裂、矫治上颌后缩诸方面 ,标志着唇腭裂骨骼畸形和缺损修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DO是根据骨的生物学特点 ,利用外力渐进性牵拉部分截开或完全截开的骨质 ,诱导骨组织再生 ,在牵开的骨断端间形成新骨并导致周围软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套运用CT三维重建影像研究颅颌面部骨骼形态的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法。方法采用Mimics软件对头颅CT数据进行骨骼三维重建,由同一研究者标识29个标志点,以颅颌面内在标志点定义基准平面,建立以鼻根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将X线头影测量中的测量平面在三维头颅模型中重新定义,建立测量模板并对颅面部骨骼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运用CT三维重建影像,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筛选出32个测量项目,在同一坐标系内获得X线头影正、侧位测量的数据。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全面、准确评估颅面部骨骼形态的三维头影测量法,适合临床中对颅颌面骨骼畸形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颌颈部组织缺损和畸形的适宜修复方法.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1月,笔者采用胸部多源血供皮瓣(含预扩张皮瓣)对18例严重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分别选取颈横动脉前皮支、胸廓内动脉肋间前穿支、胸外侧动脉作为皮瓣的血管蒂.结果 除1例患者颈横动脉前皮支岛状皮瓣远端形成小范围表皮水疱,经短期换药愈合外,其余皮瓣完全成活;颌颈部组织缺损或畸形得到了较好的修复.随访6个月~2年,患者修复处外观及功能满意,无继发畸形.结论 胸部皮瓣血供来源多而恒定,在考虑患者的主观要求、全身情况、缺损部位和范围的前提下,选择以适宜血管为蒂的胸部岛状或窄蒂皮瓣可以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犬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索颅面部骨缝组织在张力作用下的变化.方法 制作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扩张器,并用口腔矫形测力器测定其最大力值为3.5 N.选择8周龄杂种犬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全麻下,去除硬腭中部后部骨质,缝合口腔和鼻腔侧黏膜,形成宽约8 mm的腭裂模型.实验组将NiTi-SMA安置在硬腭上,分别于牵张后3、7、14、28、56 d处死动物,并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腭骨-上颌骨缝内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 电镜下腭骨-上颌骨缝牵张,首先表现为组织断裂,渗出,细胞死亡,随后是骨和纤维生成细胞群增殖活跃,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功能增强,最终恢复正常缝组织结构.结论 电镜下可以区分缝细胞的类型和功能状态,提示缝牵张是组织修复与再生并存的过程,张力引发细胞反应特别是成骨反应是导致骨缝增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颌骨牵引装置,在全麻下行LeFortⅡ型截骨,将牵引钩置入鼻底或梨状孔侧缘,从鼻孔引出,对8例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成年患者前牵引治疗,其中3例采用面弓弹性前牵引,5例采用坚固外固定支架牵引,治疗前后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坚固外固定支架前牵引治疗的5例患者按术前设计的要求顺利完成牵引成骨,患者咬合关系和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上颌平均前移11.6mm。面弓弹性前牵引的3例患者中,1例达到预期效果,2例弹性牵引后效果不明显改为坚固外固定支架前牵引后达到效果,其中1例由于额部因长期压迫出现局部缺血改换为坚固外固定支架。结论:RED是治疗严重上颌后缩畸形的有效方法,对唇腭裂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患者慎用面弓弹性牵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