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蕈样霉菌病(MF)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例蕈样霉菌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近期的相关文献。结果蕈样霉菌病组织学特征为真皮内具有脑回状细胞核的异型T淋巴细胞呈灶性、片状或弥漫性浸润,可累及皮下脂肪组织,可见亲表皮性及Pautrier微脓肿。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D3、CD45RO、CD4。结论 MF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林蓁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6):470-470,I0022
双重染色法指在一张切片上做两种不同染色的方法,如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免疫组化与免疫组化等。本文重点探讨黏液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这种双重染色法可以了解同一组织细胞产生的不同抗原与其他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形态学与功能分析结合起来,为研究肿瘤细胞提供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色素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快速诊断无色素黑色素瘤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对18例无色素黑色素瘤(实验组)病理切片进行HE、AgNOR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设对照组鉴别对照。分析无色素黑色素瘤病理形态学特点,肿瘤细胞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同抗原及其之间相互关系,将肿瘤形态学与功能分析结合起来,为研究、正确诊断肿瘤提供可靠方法。结果:无色素黑色素瘤瘤细胞病理形态变化多端较难鉴别,诊断时可先进行HE染色,根据形态学特点初步诊断;再行AgNOR特殊染色显示黑色素颗粒存在与否,对多数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排除诊断;必要时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确诊。结论:无色素黑色素瘤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肿瘤预后差。在肉眼和常规HE切片显微镜下常见不到或极少见到黑色素颗粒,经验不足时漏诊、误诊较多见。运用常规HE染色、AgNOR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染色三者有选择地结合,能快速有效提高肿瘤阳性诊断率,尽早进行手术以减少肿瘤局部扩大及远处转移的机会,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uPARAP/Endo180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相关蛋白(uPAR—associated protein,uPARAP/Endo180)、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uPARAP、uPAR和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uPARAP的阳性表达见于肿瘤间质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定位于胞膜和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uPAR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咆与间质细胞胞浆内;VEGF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鼻咽癌组织中uPARAP、uPAR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81.0%和77.6%;与慢性晕咽炎比较,uPARAP、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组织中uPARAP表达与uPAR、VE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uPARAP在角化型鳞癌、非角化型癌和未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66.7%和86.1%随着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的下降,uPARAP,表达水平有上升趋势(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uPARAP的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uPARAP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结论:uPARAP、uPAR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协同表达对促进鼻咽癌的扩散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望戍为判断鼻咽癌恶性程度和估计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5.
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预后及术后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为许多国家威胁妇女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乳腺内淋巴管丰富,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为40%~55%。有报道乳腺癌约有50%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其中75%的转移性乳腺癌(MBC)发生在初诊后3~5年内。晚期经血液全身转移十分广泛。本文收集的病例年龄为30~55岁占80%,其中淋巴结已转移病例占57%。因此对乳腺癌的预后推断及术后是否选择使用内分泌治疗或其它化学药物辅助治疗,成为目前临床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复性和真实性,现代病理工作者已逐渐将目光转向高品质的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但自动化染色也可能产生一些假象.我们在使用美国Bench Mark XT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后总结了针对提高制片质量的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1 标本固定、处理及蜡块选择的相关细节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抗原性保存完整、不弥散或丢失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一张组织或细胞已坏死、抗原已丢失的材料上,再好的技术和抗体也难以成功染色[1].组织处理之前必须保证组织充分固定,如果固定不适当、不完全,可能会改变组织的染色特性[2].  相似文献   
7.
正EB病毒(EB virus,EBV),全世界约95%的成人携带此病毒,其与许多肿瘤性疾病及非肿瘤性疾病关系密切,其中EBV相关淋巴组织疾病更是病理诊断中较为困难的领域。EB病毒检测不同方法可能检测结果会有所差异,我们选择原位杂交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原位,可以对靶序列进行组织、细胞的空间定位。原位杂交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定位清晰,是目前较公认检测EBV的金标准。如何在现有实验室条件,做好质控显得十分必要。本科室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良,节省了检测时间,实验效果更佳,结果更加稳定,现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鼻咽癌骨转移与疾病分期的关系及各期疗效.方法:对48例鼻咽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疗效及5 a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临床分期早,其治疗有效率及5 a生存率均优于晚期患者.鼻咽癌骨转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3.8%,5 a生存率40%.结论:鼻咽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确切,效果好,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神经元尼氏小体改良染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无论继发性还是原发性,不仅有着生理和生化改变引起脑功能失调,而且有着一定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当各种诱发因素导致神经元受损害变性时,尼氏小体可发生敏感变化,因此尼氏小体结构变化可作为神经元受损的标志。但病理医师在HE切片,所观察到的神经元尼氏小体形态变化并不明显,我们采用改良的硫堇-姬姆萨(Thioine—Giemsa)染色法对神经元尼氏小体进行染色,改进了传统的Thioine法不足之处。方法简便,显色清晰分辨率高,染色对比度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林蓁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4):489-491
目的探讨肝穿活检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我院肝病中心送检的260例肝穿活检病理切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60例肝穿活检组织病例中,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慢性肝炎78例;肝硬化3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28例;肝细胞核异质27例;肝转移性腺癌20例;脂肪肝12例;乙醇肝5例;肝囊肿3例;先天性胆管闭锁2例;穿刺组织结构模糊6例;未穿到或仅穿到少量肝细胞20例。结论肝穿活检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有着其他诊断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