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无骨折脱位型颈部脊髓损伤是指X线检查无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的脊髓损伤临床症状[1]。杨进顺等[2]建议,一旦诊断明确,应积极手术治疗。我院从2010-10以来收治的4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使  相似文献   
2.
李艳涛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87-2189
目的:探究头孢他啶双途径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血肿改善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97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双途径给药组(n=49)和静脉滴注组(n=48);静脉滴注患者予以静脉滴注头孢他啶治疗,而双途径给药组患者则予以头孢他啶静脉滴注和鞘内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血肿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病情程度(APACHEⅡ评分)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双途径给药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5.92%)高于静脉滴注组(75.00%()P<0.05);双途径给药组患者用药后血肿吸收时间早于静脉滴注组患者(P<0.05),住院时间均短于静脉滴注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值均下降,且双途径给药组患者的评分值低于静脉滴注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他啶双途径给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静脉滴注,有效改善了病情,促进了血肿的吸收,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电刺激(rTMS)联合多哌奈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多哌奈齐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rTMS),每组各47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w后两组患者的P300认知电位(潜伏期、波幅)、认知功能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4w后,两组患者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波幅、LOTCA评分、D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 rTMS联合多哌奈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间的相关性,为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患者头颅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62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62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临床可通过降低和控制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本院出生后15 d内接受RetCam Ⅲ眼底检查的1 017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观察性别、胎次、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方式、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及新生儿全身情况。将受检新生儿分为视网膜出血组和对照组,分析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1 017例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病率为19.6%。视网膜出血组顺产、器械助产、脐带绕颈(NC)和脐带扭转(UCT)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9%∶66%)、(4.5%∶2.7%)、(29.1%∶20.2%)和(13.06%∶5.62%);剖宫产的构成比则低于对照组(22.6%∶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顺产、器械助产、NC和UCT是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危险因素涉及顺产、器械助产、NC和UCT等多方面,应引起相关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微小RNA-499(miR-499)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的变化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miR-499表达水平及血清HMGB1含量.将载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周,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42例,占91.3%;对照组为35例,占7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神经损伤型颈椎病疗效满意,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1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4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SS)和抑郁症自测量表(ZDS)的评分结果分为脑卒中无抑郁组和PSD组,每组20例;另选取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受试者外周血,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裂解后获得mRNA,反转录得到c 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1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脑卒中无抑郁组、PSD组受试者p1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2±0.03、0.59±0.04、0.55±0.02;PSD组患者p1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和脑卒中组(P<0.05);对照组受试者p1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脑卒中无抑郁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患者p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27, HSP27)的表达,探讨儿茶素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病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组大鼠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糖尿病对照组、儿茶素治疗组大鼠先行造模,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5mg·kg-1体质量)诱发糖尿病性白内障,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给予儿茶素200mg·kg-1(用蒸馏水配制)灌胃。正常组及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于造模成功后2周、4周、8周3个时间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27表达,计算平均IHS评分值。结果正常组晶状体中HSP27阳性上皮细胞及纤维细胞较少,染色较浅,在造模成功后2周、4周、8周无明显变化。对照组造模成功后2周时晶状体HSP27阳性细胞增多,染色加深,4周时表现最明显,8周时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2周、4周、8周HSP27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染色加深。正常组HSP27阳性上皮细胞IHS评分值在实验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对照组HSP27阳性上皮细胞IHS评分值在造模成功后2周、4周及8周时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周=9.294,P<0.05;F4周=38.400及F8周=16.000,均为P<0.01)。治疗组在相应时间点HSP27阳性上皮细胞IHS评分值在相应时间点高于对照组,在2周及4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周=9.294,P<0.05,F4周=38.400,P<0.01)。结论 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HSP27的表达增强,全身应用儿茶素可提高晶状体组织中HSP27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