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55例血肌酐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清Cys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随访12 ~ 20个月全因死亡情况,以ROC曲线确定CysC预测死亡事件的最佳截点.结果 CysC预测死亡事件的最佳截点为1.25 mg/dL,CysC>1.25 mg/dL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CysC< 1.25 mg/dL患者(P<0.01),血清CysC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 =0.425,P<0.01);随访期间,CysC> 1.25 mg/dL患者死亡24例(32.4%),CysC< 1.25 mg/dL患者死亡4例(4.9%),血清CysC水平不同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ys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关系密切,是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对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结果表明,CRT组术后3、6个月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MMP-2、9和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临床发作凶险,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如果能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现将我科治疗20例急性左心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心电图凭其简便、无创、重复性好且价格低等优点,在临床尤其在冠心病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已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院自去年10月开展此项技术至今年4月共完成25例,将其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入院前病程4小时~10年,临床上诊断或拟诊为冠心病,男17例,女8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8.2岁。其中典型心绞痛6例,不典型心绞痛14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5年1月~10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2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29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共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82例(6.3%),主要发生于左前降支(LAD),仅1例见于左回旋支(LCX)。收缩期狭窄≥50%的有30例,其中收缩期狭窄≥75%有9例。43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其中36例应用倍他乐克或硫氮卓艹酮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2例重度心肌桥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LAD,可致典型心绞痛症状,治疗上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极少病例需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外科采用心肌桥松解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和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诊断为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的37例和左室特发性室速26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和随访复发的情况.结果 3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19%,复发2例,无严重的并发症.左室特发性室速26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成功消融24例,成功率92.31%,1例复发.二者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无差别.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对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皮下囊袋血肿及安全性方面的影响。方法将46例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用2%利多卡因25 ml加肾上腺素0.1 mg局麻做皮下囊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25 ml局麻做皮下囊袋。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囊袋血肿、心率、血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1)实验组无皮下囊袋血肿发生,对照组有3例囊袋血肿。(2)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局麻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无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利多卡因加小剂量肾上腺素可减少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皮下囊袋血肿的发生,但对心率、血压、心律失常发生方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QTc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2例成功进行单支或多支PCI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24h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的QTcd,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QTcd分别为(61.15&#177;6.84)ms和(40.57&#177;6.0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QTcd为(61.26&#177;6.77)ms和(60.92&#177;6.93)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的PCI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QTcd,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方存明  黄政  胡学俊 《现代保健》2013,(21):101-103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指南推荐的差距。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09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因素、抗凝药物使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具有抗凝指征且无抗凝禁忌证的患者102例,仅12.7%的患者接受华法林治疗,年龄≥75岁、患者对抗凝治疗的选择是影响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本院抗凝治疗的现状与指南推荐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新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宣城市人民医院45例新生冠状动脉病变患者DCB介入治疗过程及其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显示急性管腔内径增加(1.67±0.29) mm,即刻残余狭窄为(17.78±7.94)%。术后9~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远期管腔丢失(0.12±0.21) mm。术后12~30个月临床随访显示,4例(8.9%)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其中2例在靶病变。未发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目标血管心肌梗死或靶血管血栓形成。结论 DCB治疗新生冠状动脉病变可行且安全有效,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提示DCB可作为新生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