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因腰痛3个月、双下肢瘫痪20天,于1995年5月30日入院。10年前出现烦渴多饮,未查血钙,腹部X线平片发现肾结石。5年前始上楼梯时下肢无力、渐见下蹲后站立困难。3年前行走中跪倒,经X线拍片发现髌骨骨折和全身性骨质疏松。20天前不能独...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心脏事件的70%死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及相继发生的血栓形成与心肌坏死,其中只有20%是有狭窄的斑块,50%是非狭窄性的斑块,其余30%无斑块破裂,其病因可能是内皮脱落、钙化结节及其他未知因素[1].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2岁。入院前4个月(当时妊娠6个月)左下肢开始出现无力;入院前2个月右下肢也开始出现无力,后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平卧时出现双下肢疼痛;入院前1个月双下肢已不能从床上抬起,伴有视物模糊。因怀孕一直未检查治疗,2003年9月29日剖腹产后,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发现T12~L4水平等T1、长T2异常信号,考虑为占位性病变或感染性病变。于2003年10月20日收入我院。神经科查体:截瘫卧床,两眼视物模糊,有复视,向右视明显,向左及上下视不明显,右眼外展受限,左眼外展轻度受限,双眼侧视有水平眼震,向右视明显,双眼底正常;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双膝以下音叉震动觉消失,T12以以下有触觉减退,余神经科体征均正常。2003年10月24日行腰椎MRI平扫及增强示T12~L3硬脊膜囊内可见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4.
5.
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方法:收集21例NSCLC患者胸水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将胸水中细胞包埋,制成蜡块;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应用PCR-LIS-SSCP及直接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TK区突变。结果:21例NSCLC患者胸水癌细胞标本,19例为腺癌,1例为腺鳞癌,1例为大细胞癌;9例患者存在EGFR基因TK区突变,均为腺癌,突变率为42.9%(9/21),腺癌患者突变率为47.4%(9/19);9例患者中8例接受TKIs治疗,疗效评价为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5例出现TKIs耐药,疾病进展TTP(疾病进展时间)为4~17个月不等。应用TKIs治疗前后对比胸水及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2例出现获得性突变。结论:NSCLC胸水标本与文献报道的癌组织中EGFR基因TK区突变率基本相同;胸水标本中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方法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瘤病(M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MA病史及影像学、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A病理学特点为细胞区脑膜细胞呈结节状、漩涡状或带状增生;血管区以增生小血管及其周围的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为典型特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及上皮膜抗原(EMA)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100蛋白阴性。电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有细胞间桥粒和胞突犬牙交错及胞质内众多微丝等脑膜上皮的特征。结论MA是一种罕见疾病,分为散发型和2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型(NF2)。MA病变通常位于大脑额颞叶皮质层并可累及周围脑膜组织。MA在形态学上应与侵袭性脑膜瘤、节细胞神经瘤等相鉴别,病变组织生长方式、免疫组化表型和电镜特点在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列腺潜伏癌及偶发癌肿瘤形态学、增殖状态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MMP-9表达与临床癌的差异。方法收集前列腺潜伏癌组织标本24例、偶发癌组织标本5例、临床癌组织标本38例,常规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MMP-2、MMP-9的表达。结果潜伏癌及偶发癌组Gleason评分较低,临床癌组的评分较高。潜伏癌及偶发癌组中有核仁者为62.1%(18/29),明显低于临床癌组的94.7%(36/38)(P<0.05)。潜伏癌及偶发癌组Ki-67及PCNA的表达率为0及13.8%(4/29),均明显低于临床癌组的54.8%(17/31)及91.9%(34/37)(P<0.05)。临床癌组中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0%(27/37)、68.4%(26/38),明显高于潜伏癌及偶发癌组的23.8%(5/21)、28.6%(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潜伏癌及偶发癌在组织结构、核仁特点、增殖状态及MMP-2、MMP-9表达均与临床癌有所不同。前列腺潜伏癌及偶发癌与临床癌可能是有不同分化程度、不同增殖活性及不同侵袭性的两类病变。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准确的诊断,就不可能进行下一步精准的治疗。而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性疾病的正确诊断必须依靠病理科医师的病理诊断确诊。病理学乃医学之本。病理诊断是通过从患者身体上获取的组织或细胞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医学上把病理诊断作为最权威和最可靠的诊断,也形象地称为"最后的诊断"和"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标本包括细胞学标本如尿、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2岁。住院13个月前(2002年10月)曾有感冒发热病史.住院12个月前(2002年11月)出现右面部发胀.右眼部发紧感,右手1,2、3手指麻木,住院9个月前(2003年2月)出现右手发抖.写字不流利.烦躁.话少.并逐渐出现右下肢行走费力.头颅CT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5例原发性甲旁亢的严重并发症包括:①1例胸椎11的棕色瘤引起双下肢截瘫。该例出乎意料地患有两个甲状旁腺腺瘤,先后两次手术切除才获治愈。②2例全身性骨质疏松伴纤维囊性骨炎,骨痛严重以致不能行走和在床上翻身。③1例诊断原发性甲旁亢时已有慢性肾功不全,同时存在的皮肤、肺和胃的转移性钙盐沉积症于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后三天消失。上述病例提示的教训是:凡有肾绞痛或肾结石者,全身性骨质疏松或骨痛者,口渴多饮或多尿者,均不可忽略追查原发性甲旁亢。该病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血钙筛查作为血生化检查常规,对所发现高血钙者加测血P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