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州地区1998~2003年蠕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地区不同职业人群蠕虫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连续6年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用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粪检蠕虫;用透明玻璃胶纸粘贴法检查市区、农村部分幼儿蛲虫。结果 共粪检28376人,感染4315人。感染率15.21%。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6.59%,钩虫感染率4.08%,蛔虫感染率4.78%,鞭虫感染率1.54%。县级市及近郊区感染率较市区高,分别为22.77%和9.92%。职业中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为19.68%;环卫工人和饮食服务业次之,感染率分别为8.11%、7.37%。在检查13947人中,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22%和17.95%,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幼儿蛲虫检查998人,感染79人,感染率7.92%。结论 华支睾吸虫及农村的土源性线虫仍是今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可降低人群蠕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部分水产品中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危害广州市食品安全的颚口线虫虫种,为本病的防控、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采集广州市(白云区、从化区、越秀区、增城区)部分市售水产品泥鳅、黄鳝、乌鳢,样品消化后显微镜检筛查颚口线虫幼虫,并通过形态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虫种进行鉴定。结果 2016-2017年共采集样品267份,经形态学检查共发现33份样品阳性,总感染率为12.36%。其中黄鳝感染率为19.13%(22/115),泥鳅感染率为9.09%(11/121),乌鳢样品未检出阳性。白云区、从化区和增城区的感染率分别为14.63%、6.82%、17.14%,越秀区未检出。农贸市场和餐饮环节感染率分别为15.12%、7.14%,超市和养殖环节未检出阳性。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主要有棘颚口线虫和刚刺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两种。结论广州市市售黄鳝和泥鳅的颚口线虫感染率较高,且黄鳝高于泥鳅;棘颚口线虫和刚刺颚口线虫是危害广州市食品安全的主要颚口线虫虫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夜笼法。在广州市12区、县级市设置监测点,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10年间共捕获鼠形动物8 891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8 285只,食虫目动物60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25%;在1 185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243只,捡获蚤811只。发现蚤类4种,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平均鼠染蚤率为20.51%,总蚤指数为0.68;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曲水村人体寄生虫病流行与危害情况。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检查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询问登记、填写调查表方式,了解寄生虫病的危害情况。解剖检查褐家鼠、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检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和粗脚粉螨5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75%。钩虫感染率为6.07%,蛔虫和鞭虫均为1.87%,蛲虫和粗脚粉螨均为0.47%。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与职业和年龄分布无关。感染度多以轻度为主。钩虫感染者钩蚴性皮炎发生率为69.23%,虫种为美洲钩虫。鼠类、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6.66%,13.04%和10.00%。结论遂溪县曲水村分布虫种主要为线虫,以钩虫为主;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鼠疫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方法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 263只,总鼠密度为13.24%,其中褐家鼠占64.45%,黄胸鼠占14.31%。啮齿目动物3 050只,分1科3属8种;食虫目动物213只,为臭鼠句鼠青1科1属1种。检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19%,总蚤指数为0.65,其中黄胸鼠染蚤率为48.05%,蚤指数为1.79。鼠体表蚤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采集2 751份鼠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全部阴性。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广州鼠疫疫源地仍处静息状态,但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5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肾移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RA阳性受者的肾移植效果,本文分析51例PRA阳性受者的肾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及人/肾1年成活率,并以同期161例PRA阴性受者作对照。结果表明,PRA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多,人/肾1年成活率较低,实施肾移植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890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633只,食虫目动物157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97%,鼠密度(捕获率)为10.35%;在210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55只,捡获蚤126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适存病蚤;鼠染蚤率为26.19%,总蚤指数为0.60;黄胸鼠蚤指数为0.6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8.
番禺沙湾镇位于广州市的南部,人们有吃鱼生、虾生和打边炉的习惯。为摸清当地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6月在番禺沙湾镇进行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在沙湾镇随机抽取陈涌村、龙岐村和蚬涌村三条自然村不同性别各个年龄组的人群。12 方法嘱村民留取新鲜粪便,即送即检,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测,计算感染率。2 结果三条自然村共检查人数3228人,感染人数为796人,感染率为247%;其中男性检查1454人,感染564人,感染率为388%,女性检查1774人,感染232人,感染率为1312%,男性高于女性(χ2=16.8,P<0.01);各年龄组…  相似文献   
9.
患者为男性,52岁,肾移植术后2年,使用环孢素A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1个月前解黑便,量为400~500ml/d,便血2d,患者否认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及黑便史,移植术前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患者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抢救,予以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转入我院。入院检查,体温36.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鼠类及鼠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构成,为蜱传疾病防治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收集鼠体表寄生蜱。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蜱类进行计数及鉴定。结果捕获的鼠类经形态学鉴定,确认分为2目2科4属8种;采获鼠体寄生蜱157只,计2属2种,为粒形硬蜱和板齿鼠血蜱。结论广州地区鼠体寄生蜱类种类较单一。发现罕见板齿鼠血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