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胆碱酯酶(ChE)水平对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择期行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32例(39.02%)和非POCD组50例(60.98%)。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并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Ch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5、7 d血浆ChE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POCD组较非POCD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前1 d血浆ChE水平明显低于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血浆ChE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1)。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ChE水平降低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膜后出血的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80例妊娠早期经超声检查胎膜后出血,且胚胎存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面积比例法分为轻、重二种程度分别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与无胎膜后出血的先兆流产(对照组1)及正常妊娠(对照组2)对照,所有先兆流产患者均常规给予HCG和黄体酮安胎治疗,追踪其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1的自然流产率是11%,与对照组1(12%)和对照组2(10%)比较,除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稍高外,余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流产率、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妊娠期糖尿病、妊高征的发生率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1比较,流产率、FGR、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妊娠期糖尿病、妊高征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胎膜后出血的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产检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种方法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妇女的疗效及阴道局部IL-4/IFN-γ的变化,探讨二种治疗方法对RVVC患者局部免疫的影响。方法将RVVC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各30例,采用氟康唑治疗为治疗组1,另一组采用氟康唑+中药治疗为治疗组2,健康体检妇女30例作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取阴道灌洗液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IL-4,IFN-γ浓度。结果 RVVC治疗组1中在治疗前后各因子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VVC治疗组2中治疗后细胞因子IFN-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在治疗后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VVC组2较RVVC组1的痊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种方法治疗RVVC都有效,抑制念珠菌生长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能是治疗RVVC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影响及妊娠结局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甲亢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未接受正规的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RAb、TSH、FT4、FT3、TT4、IT3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清TRAb、FT4、FT3、TT4、IT3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而TSH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剖宫产、早产儿、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甲亢及重度子痫等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亢孕妇应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不仅能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例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左侧舟骨骨折4例,右侧8例;新鲜骨折11例,陈旧性骨折1例;根据改良 Herbert分型,B2型11例,B3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改良M ayo评分结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Ⅰ/甲愈合,11例骨折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腕关节改良M ayo评分结果显示,优9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短期疗效可靠地治疗新鲜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传统中药对骨关节炎具有镇痛等治疗作用,但对关节软骨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少有报道。 目的:观察八味柔肝散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行Hurth 法骨关节炎造模。建模后1 周,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行八味柔肝散水提液灌胃。建模后8周行组织学观察Mankin's评分,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关节液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指数。 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治疗组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关节液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 < 0.05)。证实八味柔肝散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保护素(recombinant humanoste oprotegerin,rhOPG)对聚乙烯颗粒刺激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rhOPG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可行性。方法取出生24h内新西兰白兔5只,体重80~100g,雌雄不限。分离培养四肢长骨破骨细胞,以1&#215;10^5/mL密度均匀接种于大小为10mm&#215;10mm玻片和8mm&#215;8mm&#215;50μm骨片的24孔板内。根据加入rhOPG及聚乙烯颗粒浓度和密度的不同,玻片培养板和骨片培养板再分别分为1&#215;10^9/mL聚乙烯颗粒培养组(聚乙烯组)、1&#215;10^9/mL聚乙烯颗粒和100ng/mL rhOPG共培养组(聚乙烯/rhOPG组)及空白对照组。于培养1、3、5、7d取细胞玻片行HE、甲苯胺蓝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f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皮质骨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骨片吸收陷窝形态。结果TRAP染色后破骨细胞呈玫瑰红色:培养后5、7d,聚乙烯组阳性染色的破骨细胞与对照组、聚乙烯/rhOPG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聚乙烯/rhOP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片吸收陷窝甲苯胺蓝染色呈蓝紫色:培养5、7d后,聚乙烯组骨片上的吸收陷窝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P〈0.05);培养后1、3、5、7d,聚乙烯/rhOPG组骨片上的吸收陷窝计数与聚乙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PG可抑制聚乙烯颗粒对破骨细胞的刺激作用,可用于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无菌性关节松动。  相似文献   
9.
顾广宇  钱志红  蒋创  陈世荣 《医学信息》2009,22(9):1798-1800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组织的表达及其在ICP胎儿宫内缺氧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役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18例ICP胎盘(其中重症组7例,轻症组11例)和18例正常妊娠胎盘的HIF-1α的表达.结果 ICP组胎盘组织的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且其表达与ICP分级之间存在等级相关(r=0.448,p<0.01).结论 ICP胎盘-胎儿系统存在缺氧,缺氧导致的HIF-1α的升高对胎儿适应缺氧有重要意义,当缺氧发生失代偿以及在宫缩等因素影响下加重时,在慢性缺氧的基础上并发急性缺氧可能是导致胎儿不良结局的原因.HIF-1α可能是揭示ICP发病及造成胎儿不良结局的机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背景:表皮葡萄球菌是材料植入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致病机制是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后,单一用药抑制其细菌生长的效果较差。目的:建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将低于最低抑菌浓度的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单独或联合使用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早期与成熟期生物膜,观察其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均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有杀菌效应,二者联合应用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P<0.05)。提示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可明显抑制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有破坏作用,具有明显杀菌活性,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