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CHD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的临床表型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8例CHD2基因突变癫痫患儿,总结其临床表型特点。结果 18例患儿癫痫发作中位起病年龄为26.5月龄。病程中出现的发作类型包括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1例,肌阵挛发作7例,局灶性发作5例,失张力发作4例,不典型失神4例,肌阵挛-失张力发作3例,痉挛发作2例。16例患儿发作间期脑电图监测到异常放电,8例监测到临床发作,2例脑电图正常。15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智力发育落后,7例有孤独症样表现。癫痫综合征诊断符合癫痫伴肌阵挛-失张力发作2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2例,热性惊厥附加症2例,婴儿痉挛症1例。末次随访年龄为3岁5月龄至18岁,其中10例发作控制半年以上,丙戊酸和左乙拉西坦是治疗CHD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的有效药物。结论 CHD2基因突变相关癫痫发作类型多样,GTCS和肌阵挛发作常见;多数患儿存在发育落后;半数以上患儿癫痫发作可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of infancy,SMEI)患儿钠离子通道a1亚单位基因(sodium channel al subunit gene,SCNIA)突变筛查及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SMEI患儿23例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筛查SCNIA基因的26个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23例SMEI患儿中17例有SCNl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率约为73.9%(17/23),其中8例为错义突变(F90S、I91T、A239T、W952G、T1210K,V1335M、V1390M、G1433E),3例为无义突变(R612X、W768X、w1408X),3例为缺失突变(A395fsX400、L556fsX557、V1778fsX1800),1例为插入突变(Y1241fsX1270),1例为剪切部位突变(IVS10+3A>G),1例为同义突变(K1492K),截断突变约占总突变的47.1%(8/17).13个突变位点(F90S、I91T、T1210K、V1335M、G1433E、R612X、W768X,A395faX400、L556fsx557、V1778fsXl800、Y1241fsXl270、IVS10+3A>G、K1492K)经相关检索未见报道.14例突变已证实为新生突变,其余3例突变尚不能确定突变来源.结论 SCNIA基因是SMEI患儿的主要致病基因,约一半为截断突变.SMEI患儿的SCNIA基因突变无热点,且多为新生突变.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arental origin of 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 (MECP2)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tt syndrome. Method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intron 3 of the MECP2 gene were analyzed by PCR and sequencing in 115 patients with Rett syndrome.Then sequencing of the SNP region was performed for the fathers of the patients who had at least one SNP,to determine which allele was from the father. Then allele-specific PCR was performed and the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to see whether the allele from father or mother harbored the mutation. Results Seventy-six of the 115 patients had at least one SNP. Three hot SNPs were found in these patients. They were: IVS3+22C>G, IVS3+266C>T and IVS3+683C>T. Among the 76 cases, 73 had a paternal origin of MECP2 mutations, and the other 3 had a maternal origin. There were multiple types of MECP2 mutation of the paternal origin, including 4 frame shift, 2 deletion and 67 point (56 C>T, 6 C>G, 2 A>G, 2 G>T and 1 A>T) mutations. The mutation types of the 3 ptients with maternal origin included 2 frame shift and 1 point (C>T) mutation. Conclusion In Chinese RTT patients, the MECP2 mutations are mostly of paternal origin.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0a,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伴肥胖10a,视力障碍4a。出生体重39009,3mo抬头,10mo会坐,lasmo会走,4a会讲话.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食欲强,自幼较同龄儿胖。4a前发现患儿视力障碍,拿东西有时呈摸索样动作,走路易摔倒,尤其在光线较暗时明显。Za来有时眼睛斜视时才能看清物品。ga前因双足六趾畸形做多趾切除术时,发现左侧隐星,右侧事丸小,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新生儿期无病理性黄疽。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母妊娠期无感染、用药及接触放射线病史,胎动自觉无异常。查体:身高140cm,体重49kg,头围53.scm.…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并确定1个抗肌萎缩蛋白病(dystrophinopathy)家系的临床、分子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采用抗层黏连蛋白α2(1aminin α2,又称merosin)、抗emerin蛋白、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中央棒状区(Dys1)、C′末端(Dys2)、N′末端(Dys3)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进行抗肌萎缩蛋白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基因检测.结果 该家系中包括先证者在内共有3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肌营养不良,均无腓肠肌肥大,但病情重、进展较快,同时先证者肌肉活体组织检查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dystrephin蛋白部分缺失,merosin、emerin染色呈阳性表达.MLPA检测显示先证者DMD基因第45~54外显子缺失,其母在第45~54外显子区域为杂合性缺失.结论 该家系中的先证者DMD基因为第45~54外显子缺失,突变基因来自母亲,其母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dystrophin蛋白表达异常是造成抗肌萎缩蛋白病表型的病理基础,其临床后果不仅取决于dystrophin蛋白表达缺失的程度,还取决于DMD基因缺失区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伞部癫(癎)中,30%~70%是特发件癫(癎),这是指除遗传因素外不具有其他潜在病因的癫(癎)与癫(癎)综合征,其中全身性癫(癎)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培养中已得到证实。大量研究结果证明,任何导致脑内GABA系统不足的因素,均使动物惊厥阈值下降。我们既往的工作发现,北京医科大学裴印权等培育的遗传性惊厥易感大鼠P_(77)PMC,在生后20~30天时对人工高温诱发惊厥的易感  相似文献   
8.
第七届全球人类基因组大会于 2 0 0 2年 4月 14~ 1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这是世界人类基因组组织 (Humangenomeorganization ,HUGO)将最高级别的年会 (HGM2 0 0 2 )首次选址在中国。来自世界 35个国家地区的 115 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大会收到论文 70 0多篇。学术交流有大会学术报告 13人 ,专题报告 2 6人 ,小会发言 90多人 ,大部分为板展交流 ,出席会议的代表多数来自海外 ,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均有代表参加 ,他们大部分是从事医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中青年学者 ,代表中从事临床工作的很少。我国儿科…  相似文献   
9.
大鼠胚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3年建立小鼠胚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基础上,为了研究遗传因素及中枢神经递质在小儿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985年,我们又着手建立大鼠胚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选择北京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裴印权等建立的遗传性惊厥易感大鼠种系P_(77)PMC及普通WISTAR非惊厥易感大鼠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从细胞水平上观察比较该两系动物从胚胎至生后的发育过程中,脑内抑制性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特点,以期找出某些促成遗传性惊厥易感的因素。大鼠与小鼠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有所不同,目前该方法已用于研究上述两系动物脑内抑制性中枢神经递质在发育中的变化。实验尚在进行中,现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 ,国际国内神经科学工作者对癫的发病机制及遗传基础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迄今为止对于连接癫基因型与表型的分子机制仍不甚清楚。我国人群癫患病率为3 .3‰~ 5 .8‰ ,其中半数以上在 10岁以内起病[1 ] 。在小儿神经科病房与门诊 ,惊厥性疾病患儿可占全部患儿的 40 %以上。特发性癫占全部癫的 40 %~ 5 0 % ,是癫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近年通过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 ,不仅对癫发生发展相关因素 (诸如脑兴奋与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离子通道等 )的细胞分子机制认识更为深入 ,而且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癫的遗传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