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微泡增强多普勒超声技术(microbubble-enhanced ultrasound,MEUS)在锁骨上动脉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术前对20例26个皮瓣先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探查,在此基础上再行MEUS检测定位锁骨上动脉穿支血管,判断并归类锁骨上动脉穿支类型,选取管径粗、流速快、蒂部长、旋转点近的穿支血管设计皮瓣.术后对有无造影剂相关并发症及皮瓣存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在常规彩超下探测出来自锁骨上动脉的穿支共37条,穿支管径0.5 ~0.8 mm,平均(0.6±0.1) mm;超声造影增强后,穿支血管的血流信号明显提高,探查到48条血管(P<0.05);同一血管在MEUS下的平均管径为(0.7±0.3) mm,常规彩超下为(0.6±0.1) mm,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MEUS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锁骨上动脉前胸支在65.4%(17/26)的皮瓣中管径大,血流稳定,可以作为穿支皮瓣的优势血管.26个皮瓣术前定位的穿支在术中均获得证实,并有25个采用了术前定位的血管作为血管蒂,1个由于术中发现穿支细、蒂部短而改用扩张的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仅有1例发生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胃纳差等胃肠道反应,未予治疗,1d后自行好转.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锁骨上动脉作为进入皮瓣的终末支血管,存在不同的穿支类型.MEUS作为一项准确、可靠的术前探测手段,可应用于锁骨上动脉穿支的术前定位,以选择优势血管而设计最佳皮瓣,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伴有明显泪槽和睑颊沟的眼袋整形手术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对56例眼袋伴泪槽和睑颊沟畸形者,在术中充分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尤其是附着在内侧泪槽处眶下缘骨膜面的眼轮匝肌,将眶隔脂肪释放重置并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4 ~6 mm处骨膜面上,进行泪槽和睑颊沟充填.结果 术后随访3 ~18个月,54例眼袋消失,无下睑凹陷、不平整等;1例术后1个月出现下睑皮下局部凹凸不平,3个月后经结膜入路修复后改善;1例出现下睑缘轻度退缩,经局部理疗后睑缘退缩消失.结论 剥离松解弓状缘眼轮匝肌,行眶隔重置,对矫正伴有泪槽及睑颊沟畸形的眼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11岁女性患儿,因左眼溢泪 2 个月入院,入院诊断为"双泪囊肿瘤"。鼻内镜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充血,左侧泪囊处可见膨隆,泪囊处黏膜光滑;鼻窦CT示双侧泪囊占位,有骨质破坏,累及下鼻甲,占位结构界限不清。完善术前准备后,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下鼻甲外侧壁有肿瘤浸润,结构不清,质地较硬,行左侧鼻腔外侧壁、泪囊肿瘤切除术。病理回报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建议患儿同时行右侧泪囊肿瘤切除术,患者家属未采纳。患儿术后12 d出院,出院时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负压病房的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实际价值及其消毒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评估某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入住的负压病房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及其消毒有效性。结果 消毒前住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病房内多处物体表面检出新冠病毒核酸,经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负压病房物体表面存在病毒污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可有效清除污染,提示消毒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6.
自体脂肪移植在颞部分层填充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颢部的解剖分析,强调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多点分布移植白体脂肪,以提高其术后的成活率.方法 采用3L3M(即低压抽吸、低速离心、多点、多隧道、多层次、少量注射移植的方法)的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对颞部凹陷的56例患者按不同区域进行移植.①颞区在颞浅筋膜和皮下层填充;②额区在额肌下和皮下层填充;③在眶外侧区皮下行少量的脂肪填充.结果 56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颞区填充效果自然,移植脂肪吸收率低,效果满意率>85.7%.结论 通过颞部分区、分层、多点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颞部凹陷,可以获得丰满、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体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 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与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两大类,二者在形态、分布和功能上截然不同.早在15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BAT的报道,1947年研究者通过免疫组化揭示了WAT与BAT生理活动的差异[1].  相似文献   
8.
皮瓣移植后不能及时重建血运而造成的缺血坏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果能在术前实现皮瓣的早期血管化,将有效提高皮瓣移植的成活率.血管化有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2种机制[1-2],此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各种因子的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氧分压等.细胞移植作为再生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在皮瓣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开展,我们就其在皮瓣缺血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肢体软组织损伤往往影响肢体的功能。化疗药物外溢引起的肢体软组织坏死 ,病情较为特殊和少见。 1992~ 1999年本院治疗 2 1例此类患者 ,现作初步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患者 2 1例 ,男性 16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6~ 69岁 ,平均年龄 5 8岁。 2 1例患者血象白细胞计数均 <2× 10 9/L ,除 1例长皮膏过敏未作继续治疗外 ,其余 2 0例患者均有低热 (37 4~ 38℃ )。 2 1例患者均因胃、肺癌术后化疗 ,5 -Fu及丝裂霉素静脉注射时 ,药物大量外溢 ,造成皮肤、软组织的大片坏死 ,手背侧胸背侧皮肤 ,软组织、肌腱的坏死 ,面积为4cm× (…  相似文献   
10.
皮瓣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流量、血液流速、阻力指数等,它可以直接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反映.皮瓣血流动力学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有其各自适应证,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