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1H NMR对泽泻药材地缘区分和质量评价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建立泽泻的氢核磁共振指纹图谱,确定不同产地泽泻药材的整体代谢物差异和质量评价.方法 用核磁共振仪测定不同产地的泽泻样品,获得1H NMR谱图,所得自由衰减信号导入MestReNova软件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 建立了泽泻药材的1H NMR指纹图谱,并鉴定了4个主要代谢成分:23-乙酰泽泻醇B、蔗糖、β-半乳糖和丙氨酸;PLS-DA分析结果显示4个不同产地泽泻药材能够明显分开;以23-乙酰泽泻醇B的相对含量为质量评价指标,经1 H NMR定量分析,发现四川产地的泽泻药材质量最优,且与福建产地的泽泻药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的泽泻药材和进行质量评价,该方法高效快速、操作简便、无损检测、无需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比常规的HPLC反映出更加全面综合的化学信息,且谱图中信号的相对强弱还能反映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建立藏药三果汤教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藏药三果汤散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筛选出三果汤散中抗氧化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来源的三果汤散、单味药对照药材及其中单体成分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鞣花酸、柯里拉京进行抗氧化作用初步测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建立了三果汤散的指纹图谱.结果:不同来源的三果汤散的抗氧化作用差异不大,所含化学成分以没食子酸抗氧化作用最强,揭示没食子酸可能是三果汤散抗氧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行,为进一步探索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雪域康桑藏香、圣康香藏香、康巴藏香、亚青寺藏香、布达拉藏香、印度香等市售6种香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X D挥发油测定法项下方法(甲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和程序升温法,以DB-17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用NIST...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三果汤中具有抗氧化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welchrom C18色谱柱(50mm×4.6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5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分别在0.0500~0.7000mg,0.0502~0.7140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22%,97.49%(n=6)。结论:采所建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三果汤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秃叶黄皮树和黄皮树中黄柏碱、木兰花碱、巴马汀、小檗碱、黄柏酮的含量,并比较不同品种黄柏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 方法: 采用HPLC,Xtimat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结果: 5 种成分在上述条件下分离良好。黄柏碱、木兰花碱、巴马汀、小檗碱、黄柏酮分别在0.001 7~0.07,0.002~0.08,0.000 5~0.02,0.01~0.4,0.000 5~0.02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9,0.999 9,0.999 9,0.999 9,0.999 5,平均回收率均>97%,(RSD<3%,n=9)。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秃叶黄皮树与黄皮树质量控制的方法。秃叶黄皮树中黄柏碱、木兰花碱、巴马汀、小檗碱、黄柏酮含量与黄皮树无明显差异;且已成为黄柏药材的主流商品,建议将秃叶黄皮树与黄皮树一同作为黄柏收入药典。  相似文献   
6.
中药是现代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现代分析技术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评价质量的优劣,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1H-NMR 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在中药品种鉴定、道地药材评价、炮制加工、适宜采收期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中药质量评价的1H-NMR 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中药等天然药物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82年将国产布比卡因应用于临床,1985年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简称腰麻)185例,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6例,其中妇科手术44例,产科手术141例,年龄17-66岁。麻醉前用药妇科手术常规用苯巴比妥钠、阿托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川西獐牙菜药材的1H-NMR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以氘代甲醇和重水为提取溶剂,采用1H-NMR分析技术建立指纹图谱,并利用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批次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从川西獐牙菜提取物中共鉴定了25个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包括五环三萜类、环稀醚萜苷类、口山酮及其苷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糖类、脂肪酸类及有机酸类等成分。另外,10批药材指纹图谱的平均相似度为0.981。结论:1H-NMR分析方法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并且样品制备简单、分析快速、重复性好,建立的指纹图谱为川西獐牙菜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