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究酪蛋白激酶1α1(caseinkinase1alpha1,CSNK1α1)在胆管细胞性肝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0例I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SNK1α1表达水平;将ICC细胞系HUCCT-1培养后随机分为对照组、si-NC组、si-CSNK1α1组,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靶向CSNK1α1基因的短发夹RNA序列转染至HUCCT-1细胞,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内CSNK1α1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以鉴定转染效果;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强度,血管生成实验检测肿瘤血管生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内异位症痛经患者27例,给予内异痛经汤口服。用药1、2、3月后观察内异症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以月内异症痛经主、次症状改善为观察目标。结果: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主症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I);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伴随症状(经量异常、经质异常、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对内异症痛经体征(子宫后倾固定、妇检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包块、阴道后穹窿见蓝紫色斑点)的改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痛经颗粒对内异症痛经主症、部分伴随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瘤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病灶的作用,研究其对异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100只,采用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桂枝茯苓丸阳性对照组、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8周,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异位内膜的面积变化及对异位子宫内膜ER的影响。结果: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生长活动受抑制,异位子宫内膜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1);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异位子宫内膜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瘤丸低、中、高剂量组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ER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药物没有通过ER表达。结论:消瘤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对异位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与异位内膜局部总的ER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