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士铎《辨证录》辨证论治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录》成书于清·康熙二十六年,是陈士铎现存著作中篇幅最长,于临床见证记述最全的一部书。全书在辨证论治上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多有卓见。特点为:只言辨证不言辨脉;审查病机,同中求异,鉴别分明。辨证方法的选择,配伍应用有其自身特点:病种不同,侧重有别;辨证方法单独使用者少,配伍使用者多;以脏腑辨证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研究《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4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依高连相法改进后造模,观察53d后各组小鼠肝脏病理、脾脏质量及体质量变化。[结果]光镜下每高倍镜视野贮脂细胞密度,造模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脾脏质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体质量,正常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大黄甘遂汤对CCl4导致的小鼠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贮脂细胞的激活和转化,减少了成纤维细胞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黄甘遂汤对小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研究<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对四氯化碳(CCl4)导致的小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昆明种小鼠6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依高连 相法改进后造模,观察53d后各组小鼠肝脏病理、脾脏重量及体重变化.结果:光镜下每高倍镜视野贮脂细胞密度,造模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脾脏重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体重正常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大黄甘遂汤对CCl4导致的小鼠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抑制了贮脂细胞的激活和转化,减少了成纤维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东汉名医张仲景因其创造性的提出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的辨证方法,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在其著作《伤寒论》中多次出现阴性症状的描述和运用,通过对其中阴性症状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张仲景辨证思想具有如下特点:1)将把握疾病动态变化规律作为临床辨证前提。2)建立了以分析主症或关键症状为核心的辨证思维模式。3)适应疾病表现和变化的多样性,将辨证思维由静态转向动态,由分析走向综合。4)将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变通和组合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提示了疾病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反映出张仲景辨证思维的发散性、相关性、蕴含性和可扩性。  相似文献   
5.
宣肺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宣肺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院内制剂宣肺咳喘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帮备片(盐酸班布特罗)治疗;记录患者症状及血清IgE、IL-8水平,并且观察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控制症状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血清IgE、IL-8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治疗后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宣肺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且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辨证录>成书于清·康熙二十六年,是陈士铎现存著作中篇幅最长,于临床见证记述最全的一部书.全书在辨证论治上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多有卓见.特点为只言辨证不言辨脉;审查病机,同中求异,鉴别分明.辨证方法的选择,配伍应用有其自身特点病种不同,侧重有别;辨证方法单独使用者少,配伍使用者多;以脏腑辨证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运用证候学调查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景深  刘恩顺  孙增涛 《光明中医》2010,25(8):1362-1363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中脏腑表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但是目前对其证候转化规律和效应机制的认识尚不够清楚。在温习文献的基础上,探讨运用证候学调查的方法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明确证候学调查思路并对调查内容进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抽样选天津市七家中医院两年内门诊和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SPSS13.0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机以气郁、痰阻为特征.2)哮喘缓解期体质特点与其发作期证候表现类型存在一定关系.[结论]1)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及其内部证候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受缓解期体质特点的影响,其间也存在一定规律.2)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针对性较强,是对以综合判断为特征的传统辨证方法的有益补充.3)哮喘缓解期和发作期之间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有利于发挥中医治末病理论的优势,提高哮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肺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补肺颗粒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30 d,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变化情况判断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性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颗粒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炎症状态向减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临床文献101篇,对其所涉及的药物和穴位进行统计,涉及中药65味,其中以白芥子、细辛、生姜汁、甘遂、延胡索、麝香、麻黄、肉桂8味最为常用,使用率超过10%;涉及穴位29个,其中以肺俞、定喘、膻中、肾俞、大椎、脾俞、心俞、膈俞、天突、膏肓、足三里11穴位最为常用,使用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