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皮肤针叩刺加周林频谱仪治疗冻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针叩刺加周林频谱仪治疗冻疮,能调整局部血管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身体末端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且本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静止期周围性面瘫疗效及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3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甲襞微循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对照Ⅰ组46.7%,对照Ⅱ组40.0%.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微循环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能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且疗效佳.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症(post -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昏昏欲睡等.PS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抑郁症是卒中后的一个普遍及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0%[1].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越来越年轻化。颈椎病常见的基本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型和交感神经型。在各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50%~60%。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与神经根支配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神经根型颈  相似文献   
5.
中药外治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周围性面瘫,或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proso plegia),俗称“口眼歪斜”。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如果治疗不当,可留有表情肌瘫痪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俗称打呃,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是诸多诱因引起的临床症状。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在处理上有时比较棘手,笔者对近三年诊断为顽固性呃逆42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穴位注射治疗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7~70岁,其中因脑血管引起的呃逆4例、胃胆手术后3例、32例患者均呃逆5天以上,用诸多治疗无缓解。  传统针刺对照组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8~68岁,其中脑血管病引起的呃逆1例,10例患者均呃逆5天以上,用诸多治疗无缓解。2 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及配合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局部点刺放血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9.
针灸治疗药物依赖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1]是由于慢性头痛患者因头痛折磨而无限制地服用药物(如解热止痛剂,麻醉药,咖啡因,麦角胺,巴比妥药物等),结果产生药物依赖性,产生慢性每日头痛。停止用药将产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化、心烦,并使预防头痛的药物失效,促使患者使用更多的止痛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笔者用针灸治疗由“去痛片”(为解热止痛剂,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咖啡因)或“脑宁”(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含氨基比林、咖啡因)引起的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4月门诊病人,诊断均符合“…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主要特点是发作性剧烈头痛,多于单侧,常伴有恶心、呕吐,还有视觉方面的先兆。我们采用针刺双侧丘墟穴及患侧太阳穴放血,治疗了100例偏头痛患者,并以脑血流图作为观察指标,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00例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22~50岁;右侧头痛45例,左侧头痛55例。另选22~50岁的健康人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做为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