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针刺健侧小腿穴位的奇穴特效针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针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01/12在解放军广州疗养院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专科门诊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5例,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奇穴特效针法,取穴以左有病而右畔取,头有病而脚上针为原则,均取健侧小腿穴位,主穴肾关,配穴四肢或地皇。针法采用倒马针法、再配动气针法、削骨针法。对照组主穴取肩三针或肩骨禺、肩、肩,配穴取巨骨、曲池、合谷等,常规取穴,常规针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次,每次治疗前后分别行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进行量化,0对应无痛,10对应无法忍受)和肩关节运动功能(5级分类,0分为功能无限制,4分为严重限制)评估,1个疗程(5d)后进行综合效果评定,显效为肩痛显著缓解,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2分以上。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保持为80和35例。①疼痛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犤(0.80±0.56)分,(2.25±0.44)分,(t=13.62,P<0.01)犦。②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犤(0.75±0.61)分,(1.97±0.45)分,(t=10.68,P<0.01)犦。③显效率:1个疗程后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犤92.50%,34.29%,(χ2=43.75,P<0.01)犦。结论: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奇穴特效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干预效果,其原因可能与奇穴特效针法重视整体观念,能集中定向冲击病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2002-12/2003-12门诊15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运用独活寄生汤(基本方:独活12g,寄生20g,杜仲12g,牛膝12g,细辛3g,秦艽12g,防风12g,干地20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2g,党参12g,云苓12g,炙草6g,桂枝6g)加局部理伤治疗,对照组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煲药,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所得资料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进入结果分析150例。①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6/100),80%(40/50),P<0.01];第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97%(97/100),90%(45/50),P>0.05]。②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1.54±0.88),(2.61±0.69)分,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局部理伤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独活寄生汤配合局部手法理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2002-12/2003-12门诊150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运用独活寄生汤(基本方:独活12g,寄生20g,杜仲12g,牛膝12g,细辛3g,秦艽12g,防风12g,干地20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2g,党参12g,云苓12g,炙草6g,桂枝6g)加局部理伤治疗,对照组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煲药,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所得资料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进入结果分析150例。①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96/100),80%(40/50),P〈0.01];第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97%(97/100),90%(45/50),P〉0.05]。(2)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1.54&;#177;0.88),(2.61&;#177;0.69)分,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局部理伤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健侧小腿穴位的奇穴特效针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针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01/12在解放军广州疗养院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专科门诊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15例,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奇穴特效针法,取穴以左有病而右畔取,头有病而脚上针为原则,均取健侧小腿穴位,主穴肾关,配穴四肢或地皇。针法采用倒马针法、再配动气针法、削骨针法。对照组主穴取肩三针或肩骨禺、肩孺、肩孺,配穴取巨骨、曲池、合谷等,常规取穴,常规针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次,每次治疗前后分别行疼痛程度(用0-10的数字进行量化,0对应无痛,10对应无法忍受)和肩关节运动功能(5级分类,0分为功能无限制,4分为严重限制)评估,1个疗程(5d)后进行综合效果评定,显效为肩痛显著缓解,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2分以上。结果: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保持为80和35例。①疼痛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80&;#177;0.56)分,(2.25&;#177;0.44)分,(t=13.62,P〈0.01)]。②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1个疗程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75&;#177;0.61)分,(1.97&;#177;0.45)分,(t=10.68,P〈0.01)]。③显效率:1个疗程后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34.29%,(X^2=43.75,P〈0.01)]。结论: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奇穴特效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提高干预效果,其原因可能与奇穴特效针法重视整体观念,能集中定向冲击病灶有关。  相似文献   
5.
柴生颞  林一峰  于泽来 《当代医学》2009,15(24):116-117
目的对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加以分析。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不同程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56膝)。结果关节镜下有限性清理术创伤轻和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参照Lyscholm评价标准,术后6个月及1年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4岁,以跌伤致右腕部肿痛、畸形、功能受限1天入院,右腕部肿胀明显,皮下瘀斑,远端向桡背侧移位畸形,局部压痛,纵向叩击痛,右腕功能受限,闻及骨擦音。X线拍片示:右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实验室检查:ALP:70mmol/L,余正常。...  相似文献   
7.
张文财  于泽来  蔡桦  柴生 《山东医药》2006,46(18):44-45
15例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患者先于关节镜下探查膝关节,对游离骨片、软骨片和破裂半月板等作相应处理,再在塌陷平台下方2.5~3cm处开一骨窗,将压缩的关节面复位,然后行钢板(单侧或双侧)内固定。结果术后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3例。认为关节镜下复位、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泽来  林一峰  王伟  谢杰 《新中医》2005,37(11):63-6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35例,以柴葛解肌汤为主辨证加减(处方:柴胡、葛根、黄芩、白芷、羌活、白芍、桃仁、红花、当归、牛膝、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针灸组25例,采用针刺治疗,运用牵引、倒马、动气、消骨等针法;治疗组50例,以针刺治疗配合柴葛解肌汤的针药结合治疗。7天为1疗程,2疗程后评定近期疗效,并于治疗后第12月随访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愈率治疗组为88.0%,中药组为40.0%,针灸组为68.0%,治疗组分别与中药组、针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针灸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愈率治疗组为61.0%,中药组为25.9%,针灸组为47.6%,治疗组分别与中药组、针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针灸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葛解肌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独施用汤药或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9.
颈脉通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兴  于泽来 《新中医》1999,31(9):55-55
颈椎病是因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行性变,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引起头痛、头晕、颈部及上肢疼痛、发麻、胸痛、甚至下肢痉挛性瘫痪等的病变。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骨科常见病。笔者自1995~1997年用自拟颈脉通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3例,男28例,女35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60岁。主症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伴颈肩痛,时有复视,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有的发生猝倒,数小时后恢复,大部分主诉与转头因素有关。体查:颈软,活动受限,颈棘突旁压痛,部分臂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