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疝的早期诊断要点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23例急性颅脑外伤脑疝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和诊治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存活82例,恢复良好34例(27.6%),中残22例(17.9%),重残15例(12.2%),植物生存11例(8.9%);死亡41例,死亡率为33.3%,死于并发症19例(15.4%)。瞳孔散大时间<30分的生存率为78.0%,GCS评分3~5分、6~8分的死亡率分别为41.9%和28.6%。结论抢在脑疝形成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及时抢救,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尽早解除脑疝,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变化相结合是判断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伤后距手术时间越短,特别是脑疝后距手术时间越短,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6例败血症新生儿早期及恢复期血清中sICAM-1水平,病情早期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对照组24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中sICAM-1水平。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早期及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及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急性期C-反应蛋白仅9例增高。结论血清sICAM-1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但不能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社康中心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127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给予消炎痛+推拿+功能锻练,B组(65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痛点封闭。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8.46%,A组为85.48%,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67,P〈0.01),且B组痊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2,P〈0.05)。结论:部痛点封闭+推拿+功能锻练简单易行,疗效良好,是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口腔粘膜白斑(OLK)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00例OLK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预防治疗、中药、维甲酸、CO2激光四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51~55岁、男性、烟龄长、每天吸烟支数多、饮酒量大者更容易出现OLK,以颊黏膜部位均质型白斑最常见,有10.5%的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癌细胞。CO2激光手术治疗有效率最高,且复发率低。结论:OLK患者应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保持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饮食习惯,进行必要的口腔修复,采用CO2激光手术治疗,能提高OLK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脑室内血肿的适应证。方法本文回顾性研究63例微创治疗的脑室内血肿患者资料,全部病例采用锥颅、置管、抽吸、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的方法。结果 60例血肿完全消失,脑室受压解除,3例因锥颅引流术后出现病情加重而改行开颅手术。40例恢复良好,4例死亡,6例重残,13例轻残,本文提示有选择地采用微创方法治疗脑室内血肿效果良好,较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小。结论以脑室内血肿为主要损害特征的病人是微创伤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的教师的培训需求,探讨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建设策略。方法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正在建设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1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访谈的多数医生愿意参加带教活动,也有一部分教师因缺乏相应教学训练而表示担心。结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应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其中临床技能和教学技巧是该教学基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55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直切口小骨宙能有效消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颅内血肿并止血,同时对病人内环境的干扰较小。结论:直切口小骨窗入路既能明确可靠止血,又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故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评估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将其分别纳入重度缺损组(n=25),中度缺损组(n=28)及轻度缺损组(n=15),并根据患者治疗28 d时的NDS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佳组(n=19)与预后良好组(n=49);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NDS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血清hs-CRP水平在对照组、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分别为(2.56±1.08)mg/L、(6.14±2.19)mg/L、(8.79±2.46)mg/L、(12.13±3.71)mg/L,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评分在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及重度缺损组患者中分别为(12.56±4.68)分、(19.65±6.35)分、(32.47±12.89)分,其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13.01±3.94)m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9.28±2.8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脑肿胀的救治方法。方法:在临床上,分别对颅脑损伤并脑肿胀病例进行手术与保守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病例81例,死亡36例,死亡率44.44%。其中保守组死亡率54.54%,重残率53.33%;手术组死亡率37.50%,重残率33.33%。结论:颅脑损伤并脑肿胀临床救治困难。使其死亡率及重残率有所下降的关键在于早期对病例作出正确的手术选择和采取有效的脑干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与术后采取平卧体位之间关系。方法:颅骨修补术后,采用绝对平卧与不完全平卧体位两组的方法,比较对头皮下积液防治的方法和效果。结果:采用绝对平卧体位组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平卧组。结论:颅骨修补术后采用绝对平卧体位方法,更能有效防治头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