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来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各种多糖对多种病毒的作用.阐述其作用机制。结果:多糖对多种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多糖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病毒成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摘 要 难愈性创面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及其治疗手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中药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从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成、增加生长因子分泌、减少创面瘢痕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难愈性创面愈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伤口愈合的影响,阐明其在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空白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积雪草苷组)、生肌化瘀方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组。将生肌化瘀方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应用于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通过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活检标本的细胞DNA周期分析及创面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观察了上皮愈合的情况。结果:生肌化瘀方氯仿部位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67±1.12)d,空白组为(22.87±1.01)d(P<0.01);氯仿部位创面羟脯氨酸及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肌化瘀方氯仿提取部位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开展糖尿病患者药学监护和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406例成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分发调查问卷,并定期做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药学干预,通过对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情况、治疗依从性、非预约门诊、急诊、住院情况等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学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及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1;非预约门诊、急诊情况也优于干预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糖尿病慢病管理,构建临床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合理化用药,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夏枯草消瘤合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夏枯草消瘤合剂组(M组)、顺铂组(DDP组),连续用药14 d。通过对Lewis肺癌小鼠的大体观察,测定肿瘤大小,HE染色方法测定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对照组瘤体质量最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鼠的生存状态及生活质量;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及HE染色结果显示:M组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对正常细胞有保护作用;M组、DDP组均可显著降低CyclinD1阳性表达(P<0.01),但是M组对于提高P16阳性表达的效果不显著。结论 夏枯草消瘤合剂具有较好的抑制肺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对傣族民族医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和总结。介绍了傣医药的基础理论-“四塔、五蕴”理论,以及傣药的分类,常用药物及其资源分布。对傣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完整地研究傣族医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津娜  张韵琴  马明华 《河北医药》2002,24(12):936-937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磷酸肌激酶(CPK)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催化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法测定ALT;采用酶催化天冬氨酶与α-酮戊二酸法测定AST;采用酶催化α-丁酸与NADH的反应法测定HBDH;采用酶催化磷酸肌酸与ADP反应法测定CPK;采用Bayer550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结果: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氧分压显著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P=0.0001)。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清ALT、AST、LDH、HBDH均显著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P=0.026,P=0.040,P=0.003,P=0.0001),而CPK差异无显著性(P=0.107)。结论:肺心病的急性发作可能造成机体ALT、AST、LDH、HBDH的升高。血氧分压的降低可能是这些指标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Caco-2细胞单层转运介质中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和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的浓度,用于药物转运实验研究。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50mm×2.1mm,3.5μm);流动相A相:甲醇(含0.05%甲酸),B相:水(含0.05%甲酸);梯度洗脱:0~3.60min,40%A,流速:0.3ml/min,3.61~7.00min,65%A,流速:0.6ml/min,7.01~10.00min,40%A,流速:0.6ml/min;柱温:30℃,以吲哚美辛为内标。质谱检测方式:多种反应监测(MRM),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433.8→194.8(MMF),m/z319.1→191.0(MPA)和m/z356.0→312.1(吲哚美辛)。结果:MMF和MPA检测的线性范围均为0.01~20μmol/L,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MMF:As/Ai=-0.035 2+0.394 5 c(r=0.999 1);MPA:As/Ai=0.005 5+0.050 8 c(r=0.999 5)。低、中、高浓度(0.1、1.5、15μmol/L)MMF的回收率分别为(103.2±7.5)%、(97.3±3.1)%和(96.0±3.4)%,日内、日间RSD<7.27%;低、中、高浓度(0.1、1.5、15μmol/L)MPA的回收率分别为(106.9±1.0)%、(106.0±5.7)%和(108.4±3.2)%,日内、日间RSD<9.25%(n=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MMF和MPA体外转运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近年来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消耗量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种类与消耗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用于心脑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占主导地位;中药注射剂在的应用有扩大化趋势,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但需进一步合理使用,尤其应关注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即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特别是高海拔地区早产儿比较常见的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果相当严重.RDS患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其产生或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广泛的肺泡萎缩和肺顺应性降低,临床特点是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明显的吸气性三凹征,青紫甚至呼吸衰竭[1].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RDS早产儿6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