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 g,1次/12 h)阿米卡星注射液(7.5 mg/kg,1次/d)静脉治疗的同时予生理盐水(5 ml,1次/d)呼吸机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 g,1次/12 h)静脉治疗的同时予阿米卡星注射液(7.5 mg/kg,1次/d)呼吸机雾化吸入,分析治疗8 d后两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转阴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氧合指数(PaO2/FiO2)、尿量及血肌酐(Cr)水平的变化,随访28 d,记录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转阴率分别为82.1%(23/28)、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CPIS较治疗前均下降,PaO2/FiO2均明显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尿量减少,Cr水平升高(P<0.05);而研究组尿量增多,血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尿量明显少于研究组,Cr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28 d死亡率分别为21.4%(6/28)、25.0%(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肺炎效果好,肾脏毒性小,能减少全身静脉应用抗生素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预防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呼吸机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异丙托溴胺溶液2mL加布地奈德2mL×4次/d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生理盐水4mL×4次/d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h两组患者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脉血气变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pH值、PaO2值及PaCO2值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4h后研究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PaCO2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4h后研究组pH值、PaO2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发生率分别为30%和47%,(P<0.01);机械通气时间为(8.2±3.2)d和(11.6±5.6)d,P<0.01;住院时间为(16.3±7.4)d和(21.6±10.4)d,P<0.0...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质量指数与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30例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标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并评价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DCM组LVMI、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LVMI与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指标之问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5、0.573、0.673、0.513、0.469、0.445,P均〈0.01)。认为RT-3DE能够准确评价DCM患者LVMI和收缩不同步性,DCM患者LVMI与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B线数目变化能否准确评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方法 对60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应用肺部超声B线数目评估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前后24 h的EVLW,与经皮脉搏指示心排血量监测(Pulse-i...  相似文献   
6.
吴树堂  曹广科   《中国医学工程》2013,(1):54+57-54,57
目的对比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自发性气胸患者84例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Seldinger法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组(微创治疗组)43例,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对照组)41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组和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组疗效相当,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比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导管留置时间短、胸痛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小、导管堵塞及感染发生率相当,住院时间短。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疗程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RT-3DE检查,应用QLAB 4.2软件分析TDI及三维全容积数据.获得TDI同步化收缩运动的指标:左心室12节段达到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 12-SD),RT-3DE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指标:左心室特定节段达到最小收缩血量时间(Tmsv)的标准偏差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 16-SD%、Tmsv 16-Dif%、Tmsv 12-SD%、Tmsv 12-Dif%、Tmsv 6-SD%、Tmsv 6-Dif%),两种诊断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RT-3DE与TDI左心室收缩同步化运动指标的相关分析显示Tmsv 16-SD%、Tmsv 12-SD%、Tmsv 16-Dif%、Tmsv 12-Dif%与Ts 12-SD呈中度正相关(r=0.651、0.639、0.626、0.646,P<0.01),Tmsv 6-SD%、Tmsv 6-Dif%与Ts 12-SD呈低度正相关(r=0.332、0.347,P<0.01);RT-3DE左心室收缩同步运动的指标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Ts 12-SD之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60、0.652、0.373、0.721、0.735、0.362(P<0.01).结论 RT-3DE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化运动,其中以Tmsv 16-SD%、Tmsv 12-SD%、Tmsv 16-Dif%、Tmsv 12-Dif%与TDI检查方法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下腔静脉直径的变化(ΔIVCD)评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BP)24 h前后容量状态。方法:检测32例CBP治疗患者前后血浆BNP水平,并计算CBP治疗前后血浆BNP差值ΔBNP;在呼吸机呼气末床边B超测量下腔静脉直径,计算CBP治疗前后下腔静脉直径差值(ΔIVCD);同时记录CBP治疗后24 h每千克体重实际出量。结果:32例MODS患者CBP治疗后血浆BNP显著下降(156.8±72.5)比(354.2±148)pg/ml(P<0.05);CBP治疗后下腔静脉直径明显减小(1.45±0.56)比(1.98±0.67)cm(P<0.05);24 h实际出量(38.5±11.3)ml/kg;ΔIVCD与实际出量呈正相关,r=0.71,P<0.05,ΔBNP与实际出量呈正相关,r=0.68,P<0.05;ΔIVCD与ΔBNP呈正相关,r=0.72,P<0.05。结论:下腔静脉直径变化能够反映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容量状态变化,对CBP治疗的液体平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获得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7Dif。结果:冠心病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评价冠心病左心收缩同步性,为临床提供简便、直观、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呼吸机Y管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AECOPD 62例需呼吸机支持,给予气管插管的患者.间隔选择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选择雾化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Y管雾化,对照组选择生理盐水Y管雾化. 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气道压力(25.4±5.2)cmH2O(1 cmH2O=0.098 kPa)、机械通气时间(6.5±1.3)d、住院ICU时间(8.9±2.1)d与对照组气道压力(38.1±3.4)cmH2O、机械通气时间(6.8±1.4)d、住院ICU时间(9.5±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4、0.960、1.108,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率为54.8%(17/31),对照组气管切开率为64.5%(20/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03,P<0.05). 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呼吸机Y管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