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一:患儿,男,4.5岁.发现视物眯眼一年半.一年半前(3岁时),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存在上述症状,询问得知其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近视",给予框架眼镜配戴.近日,患儿自觉视力继续下降.患儿出生胎龄36周,剖腹产,出生体重2030 g,生后5 min Aparg评分9分.出生后即入住当地医院新生儿科,予人暖箱常规护理及吸氧一次,吸氧浓度不详,住院1周后出院.家族及近亲中无高度近视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经综合治疗后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及视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寻找一种全面、客观、可靠的弱视诊疗评估系统。方法2009至2012年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并经综合治疗且随访1年的弱视儿童病例82例133只眼,所有病例按照弱视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并设立同年龄正常对照;分别记录治疗前后PVEPP-100的反应值,并观察视野变化的情况,统计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随着弱视程度加重,PVEPP-100的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中心10°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降低;正常组、轻、中、重度弱视之间PVEP P100的潜伏期及振幅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轻度弱视10。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MS)与中、重度弱视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综合治疗后,轻、中度弱视眼P100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10°视野MS增加(P〈0.05),重度弱视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儿童弱视,PVEP及中心视野是评估弱视儿童视功能的客观方法和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眼压在近视自然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近视性眼底改变和眼轴的影响。方法门诊就诊近视患者489例(976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眼压、验光、矫正视力、角膜曲率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结果 (1)在20岁前高度近视的眼压呈现2个高水平,以豹纹状改变阶段的6~15岁之间形成第一个高眼压高峰,和以出现病理改变的10~15岁之间第二个高眼压高峰,眼压的高水平维持至20岁,这一阶段的眼球尚未扩张、眼轴相对短;(2)以后各年龄组高度近视伴随眼轴的增长、眼底呈现病理性改变,并不呈现高眼压状态。结论 (1)在20岁前近视形成发展过程中,眼压具有眼球扩张的内动力作用。(2)青春期后已经扩张的眼球,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16 mm Hg以下1至2个标准差,即13 mm Hg以下,对终生维持-7 D、27 mm眼轴和监测豹纹状眼底改变、预防病理性改变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城区中小学生眼屈光状态中的高度近视在不同年龄构成比的变化.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城区中小学生308人615只眼动态眼屈光状态等指标进行采集,等效球镜> -6D为高度近视入选标准,输入编辑的专项应用程序,用SPSS10.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中小学生(年龄7~18岁)5757人11514只眼中,近视9376只眼,近视构成比为81.4%,其中高度近视615只眼(占总眼数的5.3%),右眼300只限(2.6%),左眼315只眼(2.7%);男生275只眼(2.4%),女生340只眼(3.0%).高度近视构成比小学1年级为0.9%、6年级1.6%,初中3年级8.0%、高中3年级12.5%;6年分段,小学阶段6年平均为1.1%,中学阶段6年平均7.7%;3年分段,小学1~3年级为0.8%,小学4~6年级1.6%,初中1~3年级4.9%,高中1~3年级12.3%.(2)中小学高度近视平均屈光度(-7.43±1.29)D,95%可信区间(-7.54,-7.33)D;小学1年级(-7.26±0.62)D,小学6年级(-6.95±0.58)D,初中3年级(-7.41±1.37)D,高中3年级(-7.30±1.13)D.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3)以6年划分阶段,小学阶段总平均(-6.97±0.6)D,95%可信区间-7.16,-6.78 D;中学阶段总平均(-7.47±1.33)D,95%可信区间(-7.58,-7.36)D;各阶段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1).(4)以3年划分阶段,小学的1~3年级总平均(-6.88±0.60)D,95%可信区间-7.19,-6.57 D,小学4-6年级总平均(-7.02±0.68)D,95%可信区间-7.27,-6.77 D,初中1~3年级总平均(-7.45±1.41)D,95%可信区间(-7.63,-7.26)D,高中1~3年级总平均(-7.49±1.28),95%可信区间-7.62,-7.35 D;各阶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0).(5)高度近视各年级女生、男生以及右眼、左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高度近视在小学最高度数-8 D,初中2年级、高中3年级-13 D.结论 中小学12年间高度近视构成持续上升,并在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初中~高中阶段呈现跳跃式上升.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高度近视的分布在低端的-6 D,在初中阶段高度近视的分布进入偏高端的-8.0 D,而在初二~高中阶段进入具有病理性意义的-10.0 D的重度高度近视范围.提示青春发育期的14~18岁阶段是形成病理性近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卓  陈研明 《中国药业》2013,22(10):35-36
目的改进2-(2’-羟基-4’-氨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工艺。方法以邻氨基苯硫酚与对氨基水杨酸为原料,对该反应的合成方法进行改进。结果将反应收率由50%提高至81.7%,反应温度由150℃降至50℃,反应时间由3 h缩短至45 min。结论改进工艺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反应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一种复发率低、简易可行的翼状胬肉手术方式,规范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中国期刊网近年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的研究结果,研究对象分为6组:单纯切除组、结膜移植组、羊膜移植组、羊膜移植+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浸润组、角膜缘干细胞(limbalstemcell,LSC)移植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LSC)+MMC浸润组,同时对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翼状胬肉6种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133.260,P<0.001),其中单纯切除术(20.00%)、结膜移植术(4615%)与其他术式间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羊膜移植术、羊膜移植+MMC术、角膜缘LSC移植术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缘LSC移植+MMC术的术后复发率最低(0.36%)。结论 角膜缘LSC移植+MMC术是一种复发率低、可进行临床推广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人进入中年的高度近视眼的自然演变病程,即41~60岁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压、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入选包括:41~60岁、屈光度≥-6D、眼轴≥25mm。并将年龄分为4组:~45岁组,~50岁组,~55岁组,~6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154例(154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检眼镜、KOWA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154例(154只眼)中,非病理性改变占45.5%,其中豹纹状改变者33.8%,无眼底变化者11.7%(前期报告中,~20岁以下组的占36.8%,~40岁以下组占25%);病理性改变明显升高达46.8%(前期研究中,~20岁以下组15.8%,~40岁以下组28.5%)。黄斑局限病灶占7.8%。(2)~45岁组平均近视度-10D,平均眼轴27mm。~50岁组、~55岁组、~60岁组平均近视度-11.5D,平均眼轴28mm。(3)1)与前期~20岁组、~40岁组相同,41~60年龄段稳定在-7D、眼轴27mm以内眼底可以无改变;2)眼底变化呈多样性,即-14D、28mm的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但眼轴28mm可呈病理性改变,这与前期的~40岁组的变化相同;3)病理性眼底改变基本分布在11D左右,但眼轴多在27~29mm。(4)平均眼压17mmHg,与前期~20岁组、~40岁组阶段相比,并综合考虑眼轴和球壁变化,呈相对的较高状态。结论 41~60年龄段的高度近视眼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是发生病理性近视改变的关键年龄段;(2)41~60岁的中年人高度近视眼眼底形态变化呈持续进展趋势,可能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或受其他参数或中老年高发病的影响,提示临床对此组人群将高度近视眼的自然衰老与机体的自然衰老综合认识的必要性。(3)非病理性眼底改变(豹纹状眼底)可以耐受较高的近视屈光度数和较长的眼轴变化,故豹纹状改变应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控制豹纹状改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阻止进入中老年龄段后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4)应采用校正眼压以排除球壁的影响,各个阶段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以下1至2个标准差可能是安全控制眼底豹纹状改变向病理性改变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少见的眼部局限性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国内迄今报道不足20例[1-6]。患者常伴家族史,其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已知造成遗传样淀粉样变性基因突变的物质有7种[7]。研究最多、并与眼部淀粉样变性特别是与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密切相关的基因为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TR)[8-10],但其突变位点多样化,存在着地域差异性[7]。因此,我们在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家系临床特征观察的基础上[6],对该家系3代9人中的2例玻璃体淀粉样变性患者、7例未发病家庭成员以及正常人TTR基因的外显子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以寻找该家系的突变位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国人61岁以上高度近视眼形成的眼底退行性病变自然病程进行观察,即该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压、眼球形态下的[底改变]化趋势。方法入选包括:61岁以上、屈光度≥-6 D、眼轴≥25 mm。并按年龄分为3组:~65岁组,~70岁组,71岁以上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89例(89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检眼镜、KOWA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 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89例(89只眼)中,非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豹纹状改变,占34.8%,无眼底变化仅占1.1%,与~20岁以下组的36.8%、~40岁以下组的25%、~60岁以下组的11.7%相比,呈现阶段性减少趋势;病理性改变明显升高达64%,70岁以上组达81%,与~20岁以下组的15.8%、~40岁以下组的28.5%、~60岁以下组的46.8%相比,呈现阶段性增加趋势。(2)平均近视度数-10 D,平均眼轴27.65 mm;-6.9 D、眼轴26.54 mm时眼底呈现豹纹状改变,-12.6 D、眼轴28.5 mm时呈病理性改变。结论 61岁以上的老年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病理性眼底呈持续进展趋势,呈现出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加剧。眼底病理性改变的屈光度与眼轴的偏差加大、分布离散,病变程度继续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