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末初夏的四月,鹏城翠绿葱葱、万物竞发。4月26~29日,第5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此召开,更平添了她的活力和生机。植根于这片沃土,坚持自主创新的迈瑞公司,又以其宏大的气势和创新魅力,全方位展现了典范企业的风采。从机杨高速路上的欢迎广告牌、展馆户外的巨幅广告,到精致夺目的展台创意、迈瑞总部的参观接待……每个细节都精心策划组织,迈瑞公司以最热忱的方式欢迎来自全国的业界朋友及全球客户。?位于主展厅第一位置的迈瑞展台,每天人流如潮,前来参观、洽谈业务的国内外客户络绎不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表着迈瑞最新水平的W A…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液体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6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手术并在手术中使用全氟化碳液体的 94例 95眼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术后视网膜复位 85眼 ( 89 4% )。术后视力提高 76眼 ( 80 % ) ,视力无改变 12眼 ( 12 6% ) ,视力下降 7眼 ( 7 4% )。术后前房全氟化碳液体残留 3眼 ,玻璃体腔内全氟化碳液体残留 2眼 ,患者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对角膜、视网膜及眼压产生影响。结论 全氟化碳液体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暂时性眼内填充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放液方法在环扎加压术中使用后对于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一手术者在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间所进行的80眼环扎加压手术,其中38眼为使用巩膜切开法冷针放液(2002年1月~10月),42眼为冷针直接穿刺放液(2002年11月~2003年3月),比较不同的放液方法对于手术成功率和手术中并发症出现的比率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冷针直接穿刺放液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出视网膜下液(SRF)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重要表现,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高血糖则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甘油二酯(DAG)/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DAG-PKC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250例,采用黄斑变性生活质量量表(MacDQoL)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结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购物、业余爱好/休闲活动、个人私事、外出及花费时间;其社会支持得分(60.66±5.31)分;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得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社会支持水平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社会支持,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针对传统致病途径的上游,寻找相关共同启动因子基础上提出的统一机制学说,以及认为DR可能是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的新观点为DR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仍有很多相关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37-239)  相似文献   
7.
炎症、抗炎药物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DR发生机制尚未明确,高血糖诱发一系列相关的功能和生化代谢异常,如血流改变、血液流变学异常、多元醇通路活化、氧化应激增多、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积聚及细胞因子活化等受到广泛关注。近年的研究发现许多炎症因素如白细胞浸润、黏附分子及许多炎症因子的表达与早期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抗炎药物可通过抑制白细胞积聚、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过程,阻止或减缓DR的发生与发展。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312-315)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功能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确切机制尚不明了。在欧美地区,DR已成为成年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约有10.20%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non-  相似文献   
9.
大鼠慢性高眼压诱导视神经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对其眼压、视网膜节细胞(RGCs)和视神经轴突损伤进行研究。方法对40只大鼠行慢性高眼压模型手术,分为4组:术后即刻、5 d、2周和4周,每组10只,分别测定眼压。采用全视网膜-RGCs Cresyl Violet染色,术后2周和4周对大鼠视网膜进行RGCs计数,并对视神经进行对位苯二胺(PPD)染色。对照组20只大鼠,分为2组,每组10只。结果31只大鼠眼压升高,眼压升高率为77.5%,且4周内眼压维持稳定。眼压升高2周时中心和周边RGCs分别减少11.0%和11.3%,眼压升高4周时中心和周边视网膜分别丢失RGCs达17%和24.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压未升高的RGCs未见明显丢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眼压组大鼠视神经轴突在颞上方有大约5.3%损伤,球后1 mm的视神经在光镜下可以看到视神经轴突水肿和髓鞘碎屑。结论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是一种可以重复且有效的青光眼模型,它模拟了人类慢性眼压升高所导致的RGCs丢失和视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RPE-CM)对人胚视网膜干细胞(HRSCs)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HRPE-CM模拟体内环境,分为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组和HRPE-CM组。体外培养HRSCs,通过细胞计数方法比较不同环境条件对HRSCs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鉴定其神经干细胞特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PE-CM对HRSCs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1);与EGF bFGF组相比较,HRPE-CM的促增殖作用也更为强大(P<0.01)。在HRPE-CM中培养的原代和子代HRSCs均表达Nestin,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结论HRPE-CM对HRSCs的增殖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很好地维持其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