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1.
<正>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有5%~10%完全受精失败[1]。本中心对不明原因原发不孕5年以上可能存在精卵结合障碍的患者,在IVF第1周期分别采用分半IVF/ICSI(Half-ICSI)和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Re-ICSI)方法,以期提高妊娠成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在常规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两种方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自制麦管玻璃化冷冻。结果:两组的复苏率、妊娠率及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方法可避免胚胎直接接触液氮,为玻璃化冷冻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含有胶冻状凝块精液的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体外受精(IVF)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助孕患者中男方精液未见明显异常但含有胶冻状凝块的1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密度梯度离心法组(A组,n=78)和先瞬时离心去凝块后再行密度梯度离心法组(B组,n=85)。比较两组精液处理前后的活动精子百分率(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活力)、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等;比较两组的补救单精子卵胞质显微注射(Re-ICSI)周期率及两组未行Re-ICSI周期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囊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 B组活率、活力、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2PN受精率、可利用囊胚率均优于A组,Re-ICSI周期率则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含有胶冻状凝块的特殊精液,先瞬时离心去凝块后再行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更有效的分离精子的方法;该方法可显著降低短时受精Re-ICSI周期率,提高IVF周期2PN受精率及可利用囊胚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同源卵子行分半IVF/ICSI时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数及优胚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8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治疗第一周期的患者,行分半IVF/ICSI 106周期,根据IVF受精情况分为4组:①组IVF均未受精;②组IVF受精率低下(受精率<25%);③组IVF受精率为25%~50%;④组IVF受精率>50%。比较4组同源卵子IVF及ICSI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数及优胚数。结果:共行分半IVF/ICSI 106周期,常规IVF 392周期,均为第一周期。分半IVF/ICSI和常规IVF 4组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组和②组因IVF受精率低,ICSI可用胚胎数及优胚数均高于IVF;④组IVF可用胚胎数、优胚数均高于ICSI组;③组IVF、ICSI可用胚胎数及优胚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半IVF/ICSI可避免IVF受精失败或受精低下导致无可用胚胎,但同源卵子IVF、ICSI均受精时,ICSI对精子、卵子的操作导致其优胚率低于IVF受精的优胚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n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超促排卵中子宫内膜过薄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接受IVF-ET治疗患者,IVF/ICSI治疗周期(未用复方丹参滴丸),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8mm未孕或取消移植者,3个月后行第2次IVF/ICSI周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时,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总例数为46例,自身对照观察妊娠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1)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周期临床妊娠9例,生化妊娠5例;(2)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周期子宫内膜厚度(8.7±1.2)mm显著高于未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周期(7.2±0.6)mm(P=0.000),子宫内膜厚度≥8mm加例,三线型内膜例数(33例)高于未用复方丹参滴丸周期(23例),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周期hCG日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76±0.05)显著低于未用复方丹参滴丸周期(0.85±0.44)(P=0.000),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1.84±0.85)显著低于未用复方丹参滴丸周期(2.06±0.84)(P=0.000).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在IVF治疗中能使一部分患者妊娠,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其机制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子宫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颗粒细胞部分剥除对冻融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冷冻前将患者分为两组,去除颗粒组30个周期,冷冻前完全去除颗粒细胞;对照组30个周期,直接冷冻。结果:去颗粒组生化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颗粒细胞不能保护胚胎冷冻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液液化时间与精液主要参数的关系。方法:对2 850份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检测和精子形态学分析,按精子密度分为4组,分析比较各组精液液化异常比例;无精子的为1组,密度<1×106/ml为2组,密度1~19×106/ml为3组,密度≥20×106/ml为4组,比较3组和4组的活力(a+b级)和精子形态学分析。结果:除1组和2组,2组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和4组比较,4组无论液化时间正常或异常,a+b级及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均明显高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液化>60 min与液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密度的增高,液化异常比例下降;a+b级及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与密度成正相关,与液化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IVF正常受精率计算公式在获卵数少周期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获卵少(获卵1~3枚)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777个周期。根据授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行IVF授精,1 192个周期)和ICSI组(行ICSI授精,585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MⅡ卵率、正常受精率、改良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可用胚胎率等。结果 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中获卵少的周期共1 777个周期,占所有取到卵周期的比例为15.8%(1 777/11 231)。IVF组和ICSI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组的MⅡ卵率(89.9%vs. 81.4%)、优质胚胎率(51.0%vs. 43.1%)和可用胚胎率(84.6%vs. 74.8%)均显著高于ICSI组(P<0.05),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组(75.1%vs. 86.3%,P<0.05);而采用改良公式计算后,IVF组的改良正常受精率为83.6%,与ICSI组(86.3%)比较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