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索上海郊区城镇与农村监测点蚊虫种类构成和蚊虫密度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诱蚊灯法和人诱停落法进行成蚊监测。结果嘉定镇街道城区和外冈镇乡村共捕获淡色库蚊1174只、白纹伊蚊138只,两街镇的蚊虫密度分别为9.91、3.72只/(灯·夜)。两街镇的蚊虫种类构成均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且蚊虫密度无统计学差异(t=2.28,P>0.05)。结论孳生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为的因素,可能对蚊虫的种群数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嘉定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设置监测点,分别以夹日法、笼诱法、灯诱法和粘捕法调查鼠、蝇、蚊、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调查发现嘉定区鼠类1科2属3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9.23%),其次是褐家鼠(占21.15%),鼠密度9月最高;蝇类3科4属4种,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8.49%,7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蚊虫有2科2属3种,分别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73.83%),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占12.58%)和中华按蚊(占13.59%),8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蜚蠊有2科2属2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9.29%),7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结论嘉定区鼠、蝇、蚊、蜚蠊优势种分别为小家鼠、家蝇、淡色库蚊和德国小蠊,密度高峰鼠类为9月,蚊类为8月,其它病媒生物均为7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配方饵料对蝇类的诱捕效果,探索蝇类监测饵料的商品化和标准化.方法 用果酱、甜面酱、红糖、奶粉、腐鱼膏剂和鱼粉6种材料,按不同比例配置成9个配方,现场笼诱法比较配方的诱蝇效果.结果 通过4-11月每月3次轮换试验,5号配方(腐鱼膏剂+甜面酱)对大头金蝇诱获率最高;6号配方(腐鱼膏剂+红糖+奶粉)对家蝇诱获率最高,家蝇占诱蝇总数的29.3%,经f2检验,6号与1~3、5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4、7~9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Student-Newman-Keuls统计分析,6号配方优于其他配方,即6号>(9号、7号、4号、8号)>2号>3号>5号>1号.结论 6号配方优于其他配方,可应用于现场蝇类监测对比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对家蝇和其它监测蝇种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嘉定区各类学校夏季蚊虫侵害状况,为学校蚊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嘉定区4所高校、4所中小学和4所幼托机构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孳生地调查法和人诱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开展蚊虫侵害调查。结果学校成蚊停落指数最高的是大中专院校4.00只/(0.5 h·人)、其次是幼托机构2.40只/(0.5 h·人)、最低的是中小学0.96只/(0.5 h·人)。成蚊停落指数农村区域学校为4.19只/(0.5 h·人),高于城镇区域的1.06只/(0.5 h·人)。大中专院校白纹伊蚊占比最高,为68.75%。城镇区域学校仅捕获到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农村区域学校可捕获5种蚊类,其中农村区域学校白纹伊蚊为优势种群,占59.63%。农村区域学校小型积水孳生地阳性率为20.31%,高于城镇区域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40)。结论建议教育部门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及成蚊控制,将蚊虫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嘉定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蚊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及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结果嘉定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表现出中等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4.25和13.67。嘉定区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表现为抗性种群。结论嘉定区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应加强对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的监测,并在化学灭蚊时注意科学合理地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嘉定区登革热蚊媒白纹伊蚊成幼蚊虫分布及季节消长,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白纹伊蚊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成蚊监测采用二氧化碳法和双层叠帐法,观察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分布特点及密度。【结果】嘉定区布雷图指数6—7月达峰值,以废品回收站指数最高。诱蚊诱卵器法7月、9月达到峰值。诱蚊诱卵器指数高于布雷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8,P0.01),两种方法 7月、9月的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15.84,均P0.01)。二氧化碳法监测白纹伊蚊季节消长为单峰趋势,7月达最高峰,与总体蚊虫季节消长一致,以农户密度最高。双层叠帐法6—8月为密度高峰期,8月达到峰值。以居民区捕获率最高。【结论】应加强对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在流行季节,采用客观、敏感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白纹伊蚊密度升高,多种途径控制蚊虫密度,有效防控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白纹伊蚊的季节消长趋势和种群分布,为登革热等伊蚊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诱卵指数(MOI)法对2020年嘉定区白纹伊蚊密度持续监测,分析不同月份、不同监测点及不同生境的白纹伊蚊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嘉定区2020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年均MOI为4.10,...  相似文献   
8.
王韶华  张一英  方伟  武峥嵘 《中国校医》2011,25(8):612+614-612,614
目的了解嘉定区校医和卫生设施情况。方法对学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学校校医和卫生设施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有44.44%学校校医配备不合比例,校医学历不高,专兼职比为11:8,年龄结构较轻,2.63%为中级职称。传染病知晓率平均为60.00%,学校卫生设施存在不合格现象。结论应加强对保健老师的培训,加大卫生设施经费投入,建立制度保障,确保校医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嘉定区地域面积463.9 km2,境内年降雨量1 2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20℃左右,湿度较高,植物丰富,适宜蚊、蝇、鼠、蜚蠊的孳生繁殖[1]。为掌握嘉定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消长规律,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可靠依据,我们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2],于2009—2013年开展了嘉定区病媒生物监测。1资料与方法对嘉定区内的鼠、成蚊、成蝇和蜚蠊全年进行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与居民住宅楼层的关系,为登革热媒介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居民住宅楼层,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白纹伊蚊幼虫。【结果】共调查居民744户,发现有白纹伊蚊孳生的阳性容器33个,布雷图指数为4.44。阳性容器中以水盆景及水生植物阳性率最高,占78.79%。不同高度楼层居民户调查布雷图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7层及以上高层居民户与低层居民户同样存在白纹伊蚊阳性孳生情况。【结论】在流行季节应重视高楼层白纹伊蚊幼虫的调查和控制,方可有效做到登革热媒介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