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了基底节区急性脑血管病44例的PRL、LH、FSH、E_2、P、T等垂体激素和性腺激素。结果表明了前四项均有明显升高,而后二项却无明显改变,对其改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松青  李玫 《吉林医学》1997,18(1):35-3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显像杨松青(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电诊科130021)李玫(长春市中心医院电诊科13005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严重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及时做出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下肢深静脉血...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甲素对体内外诱生TNF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T10)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在平滑肌细胞(SMC)、腹腔巨细胞(MΦ)的分渥以及在小鼠体内诱生的影响。方法;体外主动脉SMC培养,腹腔注射给药及眼球摘除取血,细胞毒结晶紫染色法测定TNF,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测定IL-6。结果:T10注射浓度(0~0375mg/kg)与小鼠血清TNF,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腹腔M培养上清中T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性,11岁,住院号30444,因进食极少,消瘦半年于1998年7月29日由父母强行送入院。患儿于1998年元月底开始缓慢起病,诱因与患儿体胖,班上同学给她取外号“肥猪”、“猪头”等有关。患儿便每日逐渐减少进食量,首先从每餐饭量减少到不吃蛋禽类,...  相似文献   
5.
张理菁  李玫 《江苏医药》1999,25(1):26-27
对36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先天感染患儿GGT204.36±78.02(U/L),结合胆红素56.64±20.67(μmol/L),病死率45.46%,与围产期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死亡组的GGT和结合胆红素分别是正常值的17倍和5倍,与治愈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发病越早这两项指标越高并对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干扰素+丙球综合治疗比干扰素综合治疗退黄时间提前10.49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建议常规使用丙球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玫  蔡鸿  刘波 《贵州医药》2003,27(8):701-702
目的对比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 2 5 0ml,连续1 4d)和对照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连续 1 4d) ,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d、1 4d作全血粘度 (C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RCI)、血小板聚集率 (PCR)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1 4d ,两组上述参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 ;实验组CP、RCI和PC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刺五加注射液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S-100β蛋白和NSE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鸿  桂芗湘  李玫  向道康  瞿浩  陈杨  陈岚 《贵州医药》2003,27(3):213-2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S 10 0 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丁咯地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5 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9,每日静脉滴注丁咯地尔 2 0 0mg ,连续 14天 )和对照组 (n =2 8,除不用丁咯地尔外 ,其它治疗同实验组 )。动态监测治疗前后静脉血中S 10 0 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 结果两组S 10 0 β蛋白和NSE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 10 0 β蛋白在治疗后第 3天、7天和 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而NSE水平在治疗后第 7天、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S 10 0 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增高 ;丁咯地尔可降低S 10 0 β蛋白和NSE水平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在乳腺疾病早期发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R技术 )对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及临床优势。方法 :使用意大利乳腺钼靶机对 80 8例乳腺检查者行CR技术检查。结果 :CR技术通过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确诊率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结论 :CR技术不但可以减少X线辐射剂量 ,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乳腺疾病的确诊率 ,应为目前乳腺普查之首选。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临床症状多样,患者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本文报告1例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医学、医院、患方和社会角度分析了肿瘤医院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要通过加强防癌抗癌科普宣传、加强医院内涵管理、规范肿瘤诊疗方法、提高医务人员职业修养、加强医患沟通、加大对肿瘤病人的扶持力度等方面,共同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