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咽壁软组织和上气道狭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9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9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统计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咽壁软组织和上气道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舌后区、腭后区及喉咽部的气道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狭窄(P<0.05);观察组患者的咽壁软组织较厚,软腭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咽壁软组织和上气道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过敏性哮喘(简称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并与健康人作对照;观察这两种疾病在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监测复发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54例无心肺疾病的胸部CT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在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测量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先按性别分两组,再按年龄分3组(20~40岁、41~60岁、61~87岁)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重建方法各有其优越性,MPR重建图像能较好地显示肺段和亚段肺动脉,应用此法测量动脉管径较为准确.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能较好地评价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丝线加明胶海绵脾脏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PSE) 治疗脾功能亢进( 脾亢) 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理想的栓塞剂及合理使用方法,以提高脾栓塞疗效。方法 将40 例肝硬化脾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用真丝线段加明胶海绵双重栓塞;对照组10 例,单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面积控制在50% ~70 % 。结果 治疗组30 例,获CR19 例(63 %) ,PR7 例(23% ) ,总有效率86% 。1 年复发率32% 。对照组10例,获CR6 例(60 % ),PR2 例(20 % ),总有效率80% 。1 年复发率66% 。结论 脾亢患者丝线加明胶海绵双重栓塞,其疗效优于单用明胶海绵。两者近期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1 年复发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P<0 .0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145例,采用日本产日立706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载脂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l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按肝功能的不同分级,比较apoAl、HDL指标,不同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apoB、LDL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poAl浓度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成正相关,而与胆红素成负相关.结论:apoAl较apoB敏感,能更好地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上颌窦螺旋CT扫描,初步对上颌窦底壁进行分型,并为种植牙上颌窦内提升术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5例(110侧)健康成人的鼻窦CT影象,对上颌窦进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在选取的截面上观察上颌窦底的形态。结果 110侧上颌窦底中,平坦型、凹面型、凸面型各有50侧、53侧、7侧,所占比例分别为45.5%、48.2%、6.3%。其中平坦型与凹面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凸面型与另两种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左右侧以及不同年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观察窦底形态对评估手术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5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段反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导管中段反折的原因有选择肘正中静脉以下部位的静脉为穿刺点,老年患者静脉条件差及穿刺者操作方法欠佳。合理选择穿刺静脉,严格遵守置管操作规程,送管时适当限制血管宽度,置管结束先保留导丝以便于调整导管,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征,为提高老年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选择120例中青年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并发症、临床表现、起病情况、病变部位、白细胞异常、胸部X线检查、住院时间、死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存在并发症60.00%、临床表现中有消化道症状35.00%、神志改变17.50%、隐袭起病34.17%、双肺病变29.17%、胸腔积液22.50%、住院时间(17.12±4.45)d、死亡率9.17%,高于对照组的15.83%、16.67%、3.33%、13.33%、14.17%、3.33%、(11.43±5.12)d、1.67%;观察组咳嗽发热44.17%、白细胞异常58.33%,低于对照组的71.54%、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发病率高,临床特点不典型,预后较差,应对老年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给予重视,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确定感染对患者全面评估,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预防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本研究检测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学药物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血清VEGF-C、HGF水平与TACE术后肿瘤转移的关系,并从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的评价。方法 240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正常成人,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再按性别分2组、按年龄分3组(20~40岁、41~60岁、61~87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重建方法各有其优越性,MPR重建图像能较好显示肺段和亚肺段动脉,应用此法测量动脉管径较为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能较好评价右肺上叶肺段和亚肺段动脉管径,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