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60岁体检人群心房颤动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梅州市某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60岁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心房颤动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0岁体检人群4 125人,有效人数4 050人,有效率为98.18%。男性2 828人,女性1 222人;年龄60~89岁,平均(73.58 ± 5.3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及中专为主,占67.0%。检出102例心房颤动者,检出率为2.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0~79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60~69岁者的2.418倍,80~89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60~69岁者的5.262倍;肥胖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偏瘦者的4.398倍;吸烟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不吸烟的5.231倍;有糖尿病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无糖尿病者的6.390倍;有卒中史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无卒中史者的5.423倍;有心脏瓣膜病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无心脏瓣膜病者的8.006倍;收缩压(SBP)>140 mmHg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SBP<120 mmHg者的6.221倍;尿酸(UA)异常的≥60岁体检人群发生心房颤动风险可能是UA正常者的7.195倍。结论 老年人群存在心房颤动风险,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卒中史、心脏瓣膜病、SBP>140 mmHg、UA异常是≥60岁体检人群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监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使患者不受到意外的伤害.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于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秩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如何消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差错,减少纠纷,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余丽琼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62-1463
输液是医院最为普及的治疗手段之一.在门诊又因输液治疗显效快、方便经济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在选用输液治疗的病人中,有部分需要连续治疗两日以上,称之为门诊长期输液病人.医院常规的做法是病人将药品带回自己保管或每日到药房取药,但在工作中发现,常规管理方法存在不安全隐患,同时还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为了保证门诊长期输液病人药品的安全、有效性,满足病人多方位的护理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我院从2004年1月起,对门诊长期输液病人的药品实行寄存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因"反复呕吐、纳差1月,伴胸闷1 d"入院。既往于2个月前因"垂体腺瘤"行手术切除(见图1),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1月前反复呕吐,伴纳差,予护胃等治疗后症状未缓解。1 d前突发胸闷,晕厥1次,持续10 min左右,伴意识障碍、大汗淋漓,查体血压76/51 mm Hg,全身湿冷、表情淡漠、颜面浮肿、毛发稀疏、颈静脉怒张、心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制作急救车物品清单、药品标签卡和封条,应用于急救车管理中,达到急救车管理安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培养途径.方法 30名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老师参加教学讲课竞赛、教学查房竞赛、护理综合理论知识竞赛、论文竞赛,对照组不参加竞赛.60名护生随机分配给两组老师带教.护生对带教老师分别进行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评价,并统一理论与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老师的教学质量及满意度测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带教护生的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以赛代训的培养方法可以较快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余丽琼 《光明中医》2012,27(1):122-123
把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发扬中医护理的作用,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联合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75例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将IRA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2~3级患者纳入自发再通组(114例),将IRA血流TIMI 0~1级患者纳入非自发再通组(26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吸烟、有无高血压或糖尿病、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等,记录患者心率、病变支数和梗死部位,检测血清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蛋白(albumin,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脂蛋白α[Lipoprotein alpha,Lp(α)]水平,计算FIB/Alb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值;以ROC曲线分析FIB、CK-MB、FAR、Lp(α)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以一致性分析多项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风险的价值。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与非自发再通组相比,自发再通组吸烟患者比例较低、梗死前心绞痛患者比例较高,并且自发再通组患者FIB、CK-MB、FAR、Lp(α)水平较低(P<0.05);经ROC分析证实,FIB≤359.440 mg/L、CK-MB≤73.460 U/L、FAR值≤9.585、Lp(α)≤150.947 nmol/L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最佳截断值,且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吸烟、梗死前心绞痛、FIB水平≤359.440 mg/L、CK-MB水平≤73.460 U/L、FAR值≤9.585、Lp(α)≤150.947 nmol/L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P<0.05);经一致性分析,多项预测因素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敏感度为0.930、特异度为0.931、准确率为0.931、Kappa值=0.840。 结论 FIB水平≤359.440 mg/L、CK-MB水平≤73.460 U/L、FAR值≤9.585、Lp(α)≤150.947 nmol/L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最佳截断值,吸烟和梗死前心绞痛可能是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多项因素联合预测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孕妇进行体位管理,探讨其在产程进展、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产程进入活跃期者选择以坐、蹲、站等立位为主的分娩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卧位分娩。结果:通过临床观察选择以坐、蹲、站为主的分娩方式能有效矫正胎方位,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少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立位为主的分娩方式是促进自然分娩的更人性化、更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