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55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317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810篇
内科学   89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365篇
外科学   326篇
综合类   1577篇
预防医学   1638篇
眼科学   195篇
药学   563篇
中国医学   809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734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1127篇
  2003年   1057篇
  2002年   697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 (MDR 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177例MDR PTB患者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89例。化疗方案 :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 ,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 ;对照组用链霉素、乙胺丁醇 ,联用药物同治疗组 ,疗程均为 2 1个月。结果 共有 16 1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 ,治疗组 82例 ,痰菌阴转率 83% ;对照组 79例 ,痰菌阴转率 5 8%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病灶显效率 5 0 % ,空洞闭合率 6 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 31% ,对照组为 35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的方案治疗MDR PTB ,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 ,药物不良反应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高表达GM-CSF的淋巴瘤细胞系,观察淋巴瘤细胞转染GM-CSF基因后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将小鼠GF-CSF真核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经RT-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相对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获得了高表达GM-CS的RMA细胞系,其同基因动物体内致瘤性降低。结论:淋巴瘤细胞系RMA转染GM-CSF基因后致瘤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中药提高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快速传播期,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理论认为,艾滋病的病因不外“正虚”、“邪侵”两端。即邪毒入侵和精亏气虚;病机为脏腑虚损和气血津液失常;临床和实验研究已发现一批治疗艾滋病有效的中药,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艾滋病病毒,调整免疫功能和控制机会性感染;其中以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最具有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MP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 抽取羊的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重组骨形成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Adeno-BMP7)转染(M.O.I=100)70%~80%融合时的第二代细胞,三天后分别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blot、钙结节染色以及珊瑚和细胞复合物皮下回植.结果 在体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Adeno-BMP7基因转染后的BMSCs的物质合成代谢功能活跃;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Adeno-BMP7基因转染对BMSCs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Western-blot检测证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有BMP7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染色表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可形成较大的钙结节.在体内:转染Adeno-BMP7的BMSCs可明显促进新骨的形成,与没转染Adeno-BMP7的BMSCs有差异.结论 Adeno-BMP7转染可促进BMSCs的体外成骨定向分化,Adeno-BMP7转染后的BMSCs具有更强的体内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皮电烧伤骨外露用头皮扩张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早期扩创,保留部分坏死骨质,用邻近头皮扩张使带毛发的头皮面积扩大后移植覆盖创面,电性失活骨质在血循环良好的皮瓣覆盖下,为周边及基底健康骨质生长起到支架作用,皮瓣扩张到一定面积后移植到裸露骨质上,使其得以修复。结果:在治疗的9例中,除1例皮瓣边缘在1.5cm×1.5cm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创面均一次性封闭。结论:头皮电烧伤骨外露扩张后皮瓣带毛发修复,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外形较好,易掌握,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神经 -内分泌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 ,测定实验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含量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针刺组血压 (BL 2 3:19.1± 1.1k Pa,ST36:18.1± 2 .5 k Pa)及 ET水平明显下降 (P<0 .0 1) ,其中针刺肾俞组血浆 ET水平 (91.3± 9.45 pg/ ml)较足三里组 (10 8.48± 13.0 6pg/ ml)下降更明显 (P<0 .0 5 ) ;针刺治疗组血浆 NO水平 (BL 2 3:5 0 .3±12 .7μmol/ ml,ST 36:49.71± 8.49μm ol/ m l)显著升高 (P<0 .0 5 )。足三里组针刺后 L F/ HF比值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而肾俞组 L F/ HF值 (0 .5 7± 0 .13)明显低于模型组及足三里组 (0 .86± 0 .2 5 )。结论 针刺能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动脉血压 ,肾俞与足三里两穴无明显差异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NO及 ET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谷参肠安胶囊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谷参肠安胶囊对动物的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8.
依据乡村医生人力结构现状调查结果,就现阶段县级卫校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及今后面向乡村医生办学的可行性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结论是:提高质量,加强对在岗乡医进行系统化正规中专层次的职后复训,应是县级卫校今后1O年的最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对海洛因依赖重度药瘾较理想的戒毒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美沙酮与丁丙诺啡联合用药方案 ,对海洛因依赖重度药瘾 41例行戒毒治疗 ,1 2天为一疗程 ,并与单用美沙酮组 2 0例进行比较。  结果 联合用药组控制症状较彻底 ,鸦片类药物戒断症状量表 (OWS)总分平稳下降 ,症状波动小 ,减药顺利 ,两药替换平稳 ,戒毒成功率 73 2 %。  结论 我们认为美沙酮联用丁丙诺啡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戒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小学生中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提高其血防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以便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方法 选择如皋师范学院附小的951名小学生(及家长910名)作为实行渗透教育法实验组,选择条件相当的如皋陆桥和丰乐小学学生作为一般宣传和上课法对照组,研究结束后以基线调查结果为依据,评估研究效果,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渗透法组学生的血防知识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干预前的3.1%和55.1%加学生负担,易为学生和教育部门接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