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结核外科治疗中,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神经的减压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对2000年10月~2004年6月共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6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38例,异体深冻骨植骨并胸、腰椎前路钛钢板内固定8例。结果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长达1~1.5年的抗结核治疗,44例患者结核治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5.2个月。术前截瘫、不全瘫或伴有神经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内固定松动、异体深冻骨植骨未融合;1例复发,但其异体深冻骨植骨块及内固定位置良好,经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结核治愈。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对胸、腰椎结核疗效肯定,异体深冻骨植骨存在融合慢或不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结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出生的宫内窘迫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生后30 min内的外周血pH值分为三组:pH ≤ 7.15组、7.15 < pH ≤ 7.25组、pH > 7.25组,每组30例。生后6 h内进行aEEG监测,各组aEEG异常率及平均脑功能监测(CFM)评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pH ≤ 7.15组的aEEG结果异常率较pH > 7.25组显著增高(P < 0.0167);pH ≤ 7.15组aEEG CFM评分显著低于7.15 < pH ≤ 7.25组和pH > 7.25组(P < 0.05)。外周血pH值与CFM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6,P < 0.05)。结论 宫内窘迫新生儿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与aEEG结果有显著关系,应积极防治生后早期外周血pH值严重降低(pH ≤ 7.15)宫内窘迫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快速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在快速、精确诊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真菌高度保守序列18S rRNA为目标序列,通过引物设计,建立ddPCR检测真菌体系。在深圳一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采集了有IFI高危因素和/或临床症状的83例患者血样(n=83),采用血培养及ddPCR法分别对血样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ddPCR检测真菌体系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可以达到3.2 copies/μL,重复性良好。临床试验中,22例确诊/临床诊断IFI患儿血样中,ddPCR检测阳性19例。61例拟诊/非IFI患儿血样中,ddPCR法检测结果有2例阳性。结论 初步证明ddPCR技术可用于新生儿IFI的检测,该技术是新生儿IFI筛查甚至诊断很有前途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60~80岁的CHF患者、40例同年龄的心功能代偿的心脏病患者及40例同年龄的健康对照者的常规尿蛋白(UP)、血清/尿肌酐(S/U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MA)、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水平。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折。结果老年CHF患者UM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和心功能代偿的心脏病组明显升高[分别为(8.69±10.23)、(1.72±1.25)和(2.30+2.08)mg/mmol U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 -0.36,P<0.01);Uβ_2-MG 3组分别为(0.143±0.223)mg/mmol UCr、(0.135±0.215)mg/mmol UCr和(0.146±0.249)mg/mmol U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存在以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为特征的早期肾功能异常;CHF程度越重,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头颅MRI与B超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探讨头颅MRI、B超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南方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早产儿,住院期间行头颅MRI、B超检查,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有无差异,比较各自诊断的准确性与敏感性。结果头颅MRI、B超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存在显著差异(χ2=27.119,P〈0.001),MRI与B超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4.1%、67.1%,敏感性分别为90.0%、44.4%,对IVH诊断一致率为85.1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诊断一致率47.83%,脑白质软化(PVL)诊断一致率为33.3%,B超未能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硬膜下出血(SDH)、小脑出血(ICEH)。结论头颅B超显示IVH强于MRI,但B超对HIE、PVL的诊断逊于MRI,B超容易漏诊合并有SAH、SDH、ICEH的脑损伤.B超只可作为初诊、随访追踪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主要表现为股骨头的缺血性病变、骨细胞坏死、微骨折和关节面塌陷。目前,早期ANFH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是髓芯减压,然而其疗效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为了提高髓芯减压效率,再生技术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被建议用于早期ANFH。作为一种血小板浓度远高于基线的自体血浆,PRP在组织修复、再生和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早期ANFH的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PRP的基本特征、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与血清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与血清镁水平的关系,为预防及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个月~2岁合并心肌损害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测定血清镁的水平;对照组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微量元素研究所提供的同龄正常儿童血清镁参考值,比较2组间血清镁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镁水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镁的水平明显降低,推测血清镁降低是导致轮状病毒心肌损害原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损伤,骨折多位于锁骨中外段,由于骨折后肌肉的牵拉,而常导致骨折两断端移位.传统方法,如通过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以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其治愈效果不理想.我科近年来采用切开复位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小鼠轮状病毒全身扩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小鼠发生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RV易感器官及靶器官造成的损害.方法 收集RV流行高峰期腹泻患儿粪便,提取RV,经抗原ELISA检测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实为RV长型,作为实验用病毒株.选用健康新生昆明小鼠.经灌胃与腹腔注射二种途径接种RV,第3天后处夕匕小鼠.地高辛标记引物探针,取各脏器标本进行PCR扩增后进行原位杂交,检测RV基因,光镜与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小鼠比较.结果 腹腔注射组新牛小鼠受累的器官明显多于灌胃组,且组织病理改变也重于灌胃组.光镜下:RV灌胃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肌细胞有病理改变;RV腹腔注射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肝、肾有病理改变.电镜下:RV腹腔注射组可见小肠绒毛、肝、毛细胆管、肾细胞器及细胞结构改变.肠绒毛变短,核膜结构破坏,细胞内出现大量吸收小泡,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凝集病变尤为明显,细胞核固缩、崩解,嵴膜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细胞之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显著;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肾近曲小管线粒体轻度肿胀.原位杂交:RV灌胃组小肠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阳性.原位PCR:RV灌胃组小肠绒毛、肠腺细胞、肾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肝、心脏、胰呈阳性.其余各组小鼠各组织器官均为阴性.结论 RV可向新生小鼠全身扩散.RV具有一定的泛嗜性,可造成多脏器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