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甲胺磷为有机磷农药中比较常用的一类,目前对急性甲胺磷中毒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1、2].笔者应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甲胺磷中毒患者,通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血中甲胺磷含量的变化,以证实HP是否可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行为的因素。方法对133例出院的冠心病吸烟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结果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对戒烟行为有影响(P〈0.005)。结论患者的健康知识、医务人员的戒烟宣教、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及家庭成员支持程度是冠心病吸烟患者戒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应呼吁媒体加大"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医务人员加强戒烟知识的宣传,为社会营造一个美好的控烟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了解临床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的现状,分析临床护士在ADR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的对策,从而确保病人的安全用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其一般情况,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对象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最高,为61.13%;对自我监测方法的知晓率最低,为46.2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总体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5.
<正>从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n首先报道应用桡动脉穿刺路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取得成功。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已被认同,但近几年来也陆续看到经桡动脉PCI并发纵隔血肿的个案报道,虽其发生率不高,但却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如处理不及,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将近3年来经右侧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纵隔血肿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早期诊治及应对要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患者病变的特点、手术材料和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并发症往往不可避免。冠状动脉夹层、急性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穿孔、严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压作为PCI术中严重的并发症已被广泛重视,虽然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如何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准确果断的处理,一直是介入医师及导管室护士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PCI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目的在于提高导管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最大程度地配合手术医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护士对检验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护士是标本采集的执行者,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现就标本采集知识,护士的认知及培训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跌倒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198例体位性低血压高危跌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管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跌倒的发生。结果和同科室2011年1月—12月的132例只进行常规高危跌倒护理干预的体位性低血压高危跌倒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的132例体位性低血压高危跌倒患者发生跌倒17例,而2012年的198例体位性低血压高危跌倒患者发生跌倒8例,2012年体位性低血压高危跌倒患者中实际发生跌倒的比例显著低于2011年(χ2=8.836,P=0.005)。结论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跌倒,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情景案例演示的方法,培训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优化护理服务质量.培训后护士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意识到沟通技巧应用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强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对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