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6 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 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发热、刺激性咳嗽等症状为主,胸部影像学变化多样,但无特异性.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有确诊价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效,但有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3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施,药敏结果判断标准参照CLSI 2009年标准,并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32例患者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4株占71.23%,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23.28%、16.44%、12.33%;革兰阳性菌36株占24.6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6.44%和5.48%,真菌6株占4.11%;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00%。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可降低病原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及降钙素原(PCT)在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48例脓毒症患者,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入院24h及治疗后3d分别应用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7及降钙素原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血清IL-17检测结果分别是:23.95±7.10,75.31±2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8687,P<0.05);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血清IL-17治疗前、后的水平分别是:(38.64±11.65)VS(21.25±5.64),(t=4.2667,P<0.01);(76.32±22.53)VS(34.54±13.46),(t=2.801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患者血清IL-17与PCT呈正相关(r=0.376,P=0.0081).结论:血清IL-17及PCT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IL-17和PCT联合动态监测可作为脓毒症疗效判定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肺癌行左上叶切除术7个月,术后憋气5个月于2010年10月9日入院.7个月前患者因咯血经胸部CT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左肺中心型鳞癌"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未行化疗,间断出现咳嗽、咳痰.5个月前出现活动后憋气,胸部CT发现"左肺门软组织密度影,左主支气管狭窄",1月前复查胸部CT提示左肺门阴影较前增大.入院查体:神情,精神可,T36℃,BP120/70mmHg,R18次/分,P64次/分.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叩清音,左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4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5.
陈贵艳 《河北医学》2012,18(9):1348-1349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74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喘50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0余年起,每于感冒受凉或闻及刺激性气味后即出现咳嗽,咳痰,喘,脱离环境或吸入支气管解痉药症状可缓解.曾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1],经常应用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半量尿激酶原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STEMI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采取半量尿激酶原溶栓+PCI,对照组直接采取PCI治疗。统计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 d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TIMI)分级、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血清醛固酮(ALD)、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治疗后6个月统计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①治疗后,2组TIMI血流分级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80.39%vs 60.78%,P 0.05);②治疗后,2组LVEF、CI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③治疗后,2组血清ALD及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④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76%vs 27.45%,P 0.05)。结论:PCI术前采取半量尿激酶原溶栓治疗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梗死动脉血流分级,促使心功能恢复,降低血清ALD及ICAM-1水平,减轻心肌炎性反应和心功能受损程度,且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将5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止喘、鼻导管吸氧等治疗;观察组用常规药物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和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后血气分析变化不明显.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升高PaO2、降低PaCO2,改善机体缺氧及酸中毒,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贵艳  郎丽萍  勾建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821-3822,3840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07例老年肿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离出257株革兰阴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呼吸道分离出革兰阴性菌株257例中,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23%,17.51%和14.79%。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40%抗生素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波动于33%~47%;3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10%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25株大肠埃希菌中,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10%抗生素有: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根据药敏结果应尽可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减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昏迷病人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昏迷病人行动态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监测,将动态EEG、BAEP结果及临床指标与病人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与BAEP联合检查对预后评估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高于Glasgow组、单纯脑电图组和单纯诱发电位组(P<0.05)。结论动态EEG结合BAEP是判断昏迷病人临床预后的客观、经济、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及其评估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昏迷病人行BAEP检测,3个月后比较分析BAEP结果与病人的预后.结果:BAEP Ⅰ级的9例患者,1例死亡(11.11%);BAEPⅡ级的20例患者,3例死亡(15.00%) ;BAEPⅢ级的27例患者,24例死亡(88.89%).结论:BAEP的分级越高,病人的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BAEP可作为判断昏迷病人临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