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年来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模式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本院综合ICU分离的AB耐药模式变化情况。结果 AB耐药模式包括如下几种:(1)全部敏感;(2)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E敏感;(3)仅对多黏菌素E敏感;(4)除外上述模式的其他模式。结论随着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AB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应重视耐碳青霉烯类AB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陈海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28-32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本院ICU58例机械通气(MV)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加大监测、加强口咽部护理、加强气道湿化、加强呼吸机管路管理、阻断外源传播,增强机体免疫等。结果所有患者均留置鼻胃管,呼吸机应用时采取半卧位,给予口腔护理,加大呼吸环路管理,进行严格无菌操作,机械通气(MV)时间为5~60d。结论 58例患者中9例发生VAP(15.5%),其中51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成功脱机(87%),5例死亡(8.6%),2例自动出院,VAP的发生与护理操作有重要关系,及时分析VAP发生原因,采用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对降低VAP的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前进.我国人民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运用法律维持社会稳定增长和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ICU护士应该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加强“慎独”精神。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护理工作中相关法律责任问题,自觉以法律条文规范护理行为.履行自己的的职责,使患者和自已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现将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三级医院综合ICU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清洁度与继发真菌定植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治疗、干预措施,减少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96例气管插管患者,自插管次日起每天早上观察口腔、会厌部清洁度,同时采集咽拭子、痰标本涂片进行真菌分纯培养、鉴定.结果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清洁度越差,真菌定植率越高;经口气管插管≥5d者比<5d者口咽清洁度差(62.86%比53.85%);经口气管插管者口咽清洁度比经鼻插管者差;气管插管时间≥5d者真菌定植率(会厌定植41.67%、下呼吸道定植20.83%)高于插管时间<5d者(会厌定植27.08%、下呼吸道定植9.38%),经口气管插管者真菌定植率(会厌定植42.71%、下呼吸道定植22.92%)高于经鼻插管者(会厌定植26.04%、下呼吸道定植7.29%).结论 综合ICU中气管插管患者受疾病、药物、各种治疗措施的影响口咽部的自洁能力降低,随着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口咽清洁度日益恶化,必然会相应增加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预防措施在改善会厌清洁度,减少会厌部真菌定植,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ICU58例气管插管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Z5例)。干预组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采取30°-45°半卧位,给予带有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功能的气管导管间歇吸引+鼻饲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强化口腔护理、冲注法会厌部保洁,纤支镜下会厌冲洗。对照组仅做常规口腔护理。以干预后10d作为疗效评价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会厌清洁度及会厌部定植真菌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会厌清洁度,经综合措施治疗后干预组会厌清洁度好转率为63.64%(经口插管)和83.33%(经鼻插管),干预组会厌清洁度好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措施治疗后干预组会厌部真菌定植阴转率达75.00%(经口插管)和88.89%(经鼻插管),干预组真菌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改善会厌清洁度,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患者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之风险。  相似文献   
6.
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只有在人工气道固定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建立的人工气道有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三种类型,未妥善固定是人工气道意外脱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介绍三种类型的人工气道固定方法,包括吊带式固定法、胶布固定法、一字固定法、Y型胶布固定法、单侧面颊胶布固定法、经口插管免牙垫寸带固定法、反∞字固定法、气管插管固定器、Duropore胶布固定法、颌面骨骼固定支撑装置等方法,提出针对不同人群选择最适合材料及固定方法,使人工气道固定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在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人工气道患者,按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接受传统的室温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瓶导管吸氧(普通湿化瓶吸氧、微泵湿化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恒温湿化吸氧装置联合改良导管吸氧法.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  相似文献   
8.
黄家宙  陈海为  覃汝天 《广西医学》2007,29(9):1364-136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5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建立人工气道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患者症状、血气分析PaO2、PaCO2的变化及上机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35例病人经机械通气治疗后28例病人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aO2上升,PaCO2下降病人症状明显改善并顺利撤机,抢救成功率80%.死亡7例,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未控制2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后死亡2例.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合理和正确设置呼吸机通气模式、参数及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技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上机时间.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及相关导管感染发生情况,以便加强管理。 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确定监测方案,设计ICU医院感染个案监测内容和日志登记表,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综合ICU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调查86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5 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49%;患者日感染率为21.49‰,调整日感染率为7.2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日感染率分别为23.91‰、3.46‰、6.12‰。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67.69%)为主。分离病原菌65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3株,占81.54%),多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综合ICU医院感染率高,各类相关导管的使用是造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重要的因素。ICU目标性监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及时反映感染控制工作的薄弱环节,有利于针对性地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在鼻咽通气管引导下留置胃管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昏迷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胃管放置方式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两组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黏膜出血率、一次插管成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黏膜出血率、一次插管成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25、14.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医学科昏迷患者在鼻咽通气管引导下留置胃管可以明显降低黏膜出血率、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损伤,提高了患者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