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骶骨肿瘤的分区切除与重建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骶骨肿瘤按其发生部位进行分区切除,选择相应重建方式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88年2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43例骶骨肿瘤患者,按肿瘤侵及部位(即上段骶骨、骶髂关节及骶髂关节水平向外的髂骨是否被破坏)对骶骨肿瘤进行分区切除并重建,相应的手术及重建方式包括单纯切除、钢针加塑形骨水泥(CPC)重建骶骨、钢板螺钉固定或骶骨螺钉固定重建骶髂关节、不同长度的Luque棒或髂骨棒加钢丝缠扎或TSRH或Isola或CGWS腰椎骨盆内固定。并给予相应的放疗与化疗。结果: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及延期愈合3例,切口皮肤边缘坏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随访1-17年,平均75个月,43例患者中39例(90.7%)术后疼痛得到缓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降低到术后3.4分(P〈0.01)。14例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中,11例术后症状改善,3例无改善。20例行自体和或异体植骨的患者术后1年16例获得骨性融合。3例脊索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4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年因复发而进行1次或多次手术,其中有5例和1例骨髓瘤、1例转移癌患者于术后17-50个月因肺部和全身转移死亡。发生断棒2例,均再次手术更换断棒。结论:按肿瘤部位进行分区切除,选择相应的重建方式,达到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组织和维持脊柱及骨盆稳定性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后单纯植骨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单纯植骨术 5 8例 ,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 4 4例。结果 :单纯植骨组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 82 .7%和90 .3% (P >0 .0 5 ) ;骨融合时间分别为 (3.0± 1.38)个月和 (2 .5± 0 .5 0 )个月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9%和 18.2 % (P >0 .0 5 )。结论 :单纯植骨术和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各有优缺点 ,前者手术操作简单 ,费用少 ,但植骨融合时间较长 ;后者植骨融合时间较短 ,但费用较高贵  相似文献   
3.
<正> 混合性酸碱失衡(MABD)临床上常因病情重笃而易于忽略。现将常见的几种MABD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简述于下,以供诊断参考。一、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1.急慢性呼吸功能不会因严重的通气障碍,CO_2潴留,使PaCO_2增高,[HCO_3~-)/PaCO_2<0.6,发生呼酸,同时有严重缺氧,体内氧化代谢不全,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尤其是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加强,乳酸大量产生。又因缺O_2可致肾血管收缩和肾小管  相似文献   
4.
12例跳跃型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采用前路一期彻底清除病灶和植骨,前路或/和后路坚强内固定矫正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12例跳跃型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9月~2005年7月共手术治疗脊柱结核12例,结核病灶位于胸椎2例、胸椎 腰椎7例、腰椎3例,病灶范围2~5个椎体,均为跳跃病灶。对于每一处跳跃病灶,植骨融合2个间隙以下者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8例;植骨融合3个间隙以上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固定4例,其中同时前路钛板内固定2例。术后配戴支具3~5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6~9个月。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手术平均术时5 h,术中平均出血900 m l;手术并发症:暂时性窦道形成1例,内固定器松动和断裂1例;11例患者术后1~2周症状基本缓解并下床行走,术后6~8周日常生活基本自理,术后6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除1例需再次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结核病灶全部治愈。结论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病灶彻底清除、植骨融合加坚强内固定治疗跳跃型脊柱结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研究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有较高的假体松动率,大大地影响了假体的远期疗效。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能否依靠股骨假体的生物固定作用减少假体松动率的发生?目的:观察无柄解剖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对年轻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效果,并以5年随访客观数据评价。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对象:选择2001-01/0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收治的15例髋关节疾患患者(17髋),男8例,女7例,患者手术时年龄21~49岁,平均(37.8±9.8)岁。手术适应症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髋)、创伤性关节炎(4髋)、骨性关节炎(3髋)、发育不良引起的骨性关节炎(3髋)。所有患者术前均对手术项目知情同意,新型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为钻铬钥合金铸件,由上海复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国药管械(试)字2002第3040397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3460799号。方法:对15例(17髋)髋关节疾患患者进行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于术后第1年间隔6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共5年,随访包括功能评价及X线评价。①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满分为100分,总分≥80分为优,≥60分为良,≥40分为可,差<40分;记录疼痛缓解情况、侧卧于手术侧的能力、附加手术、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髋关节的脱位情况等。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②X射线评价: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记录按Busse分类的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按Ficat分类的术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假体的插入角度以及对侧的颈干角、按Buergi分类的X线透亮带、按Brooker分类的异位骨化分级。③对术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必要时给予翻修手术。主要观察指标:5年随访患者相关情况分析:①假体的插入角度、对侧的颈干角。②X线透亮带及异位骨化分级结果。③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术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级。④翻修手术情况、不良事件及并发症。⑤术后综合功能效果:疼痛缓解情况(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侧卧于手术侧的能力、附加手术、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髋关节的脱位情况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结果:纳入15例患者,1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失访,14例均获得5年随访。①患者术后功能评价结果:术后随访第5年,13例(15髋)患者髋关节仍在原位,其中11例患者(84.6%,11/13)疼痛减轻或消失,12例(92.3%,12/13)患者愿意再次手术,10例(76.9%,10/13)患者可以侧卧于手术侧;Harris平均分为(72±19.6)分,不同的疾病之间的Harris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2.6±2.2)分,不同的疾病组之间的髋关节疼痛没有明显差别(P>0.05);9例(69.2%,9/13)不需要疼痛治疗,2例(15.4%,2/13)偶尔需要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止痛,2例(15.4%,2/13)长期需要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止痛。②患者X射线评价结果: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情况:1髋有1度的退行性改变,3髋有2度的退行性改变,6髋有3度的退行性改变。术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情况:7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4个处于3期,3个处于4期。术后随访第5年,1例患者有X射线透亮区,由于透亮区范围较小,进展不迅速,临床症状不严重,没有进行翻修;术后6个月非手术侧的颈干角是(135.2±6.8)°,手术侧的插入角是(132.2±6.5)°。1例患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了内翻去旋转截骨本次手术后的插入角是120°。假体插入角在125°-140°之间的患者髋关节疼痛较其他患者减轻。异位骨化分级情况是:3髋有异位骨化,其中1髋有1度的异位骨化,1髋有2度的异位骨化,1髋有3度的异位骨化。③翻修手术情况:1例(5.9%,1/17)患者因术后的疼痛没有缓解而进行了翻修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股骨近断骨质保存完好,翻修时使用有柄的假体比较容易。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④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有1例患者(5.9%,1/17)出现了髋关节脱位,其他并发症有大转子滑囊炎1例、伤口瘘管1例、血肿1例。结论:①无柄解剖人工全髋关节提供了股骨假体的生物固定,从而可以有效地固定假体和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②由于近段股骨干未受干扰,方便了翻修手术。③年轻患者置换术后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陈前芬  李世德 《广西医学》2000,22(5):1024-1025
带锁髓内钉不仅扩大了手术适应症,而且可以进行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在临床上日益成为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趋势.我院自1998年以来,使用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带锁髓内钉(胫骨钉)治疗胫腓骨骨折17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例讨论课内外结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酒精中毒对豚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健康豚鼠24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实验组每天用50%酒精生理盐水溶液按1ml/100g体重剂量灌胃一次,灌后动物出现昏睡现象2~3h;对照组用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共20天。结果:①白细胞计数(×10~9/L):实验组5.250±0.872,对照组10.850±1.445,P<0.001;②白细胞吞噬率(%):实验组41.4±3.14,对照组69.5±4.32,P<0.01;  相似文献   
9.
经改良的胸骨柄入路治疗上胸椎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胸椎肿瘤因其邻近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显露困难,手术风险及难度较大,既往大多采用后路手术。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月,本组收治26例上胸椎肿瘤患者,采用我们改良的经胸骨柄入路或辅以后路行肿瘤切除、椎体重建、颈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近期效果较满意。现就手术途径及术式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颈椎结核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8例颈椎结核患者,男5例,女3例,最小5个月,最大3岁,平均年龄1岁7个月。1例为枢椎结核,7例为下颈椎结核。术前检查病变累及2个椎体者3例。神经功能:Frankel C级2例,D级2例,E级4例。术前颈椎平均后凸角为18°。术前三联抗痨治疗至少3周,采用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同种异体骨植骨、钢板内固定融合术;一年半以后取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都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为40~90min,出血量为30~12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中,影像学检查示所有结核病灶均骨性融合,无局部病灶复发,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无排斥反应。神经功能:2例Frankel C级,2例D级,末次随访时均为E级。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可实现治愈结核、维持颈椎稳定性及恢复神经功能,是治疗婴幼儿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