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通过总结 8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12例胰瘘的防治经验 ,提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时的正确处理 ,以及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生长抑素的应用是防治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分析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及处理。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23.0%),死亡1例(1.8%)。认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高难度手术,手术经验、精细操作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总结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结果:72例胆囊癌中,按照Nevin分期,Ⅰ期12例,Ⅱ期17例,Ⅲ期17例,Ⅳ期16例,Ⅴ期10例。1、3、5年生存率Ⅰ均为100%,Ⅱ期为100%、71%、41%,Ⅲ期为50%、29%、12%,Ⅳ期为28%、14%、0,Ⅴ期者均未超过1年。提示: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关键。Ⅰ、Ⅱ期胆囊癌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率,对有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及隆起样病变患者,应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4.
分析32例直肠癌手术方法与结果,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及分子分型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本院治疗的52例DCIS和224例IDC患者的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ER、PR、HER-2的表达,并用×2检验综合分析其分子分型构成等特点。结果IDC组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CIS组[67.86%(152/224)比48.08%(25/52),)(X^2=7.18,P=0.01],IDC组HER-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DCIS组[54.02%(121/224)比73.08%(38/52),)(X^2=6.28,P=0.01],而两组的P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9,P=0.24)。DCIS组以HER-2阳性型为主要亚型,占44.23%(23/52),而IDC组以luminalA型为主要亚型,占43.75%(98/224),两组患者的分子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1,P=0.00)。结论检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ER、HER-2表达及其分子分型,可指导临床诊疗及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8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2例胰瘘的防治经验,提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时的正确处理,以及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生长抑素的应用是防治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重症胰腺炎28例中,治愈21例,死亡7例,以手术治疗为主,其病理改变与肉眼观察并不完全相符,造成治疗上的特殊和困难。并对其手术指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腹及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病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cm或距肛缘不足5cm的超低位直肠癌进行术前评估,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了血清中铁蛋白(Fer)和CEA的考核.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仅有1例并发症,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发现局部复发,所有病人术后6个月~1年肛门功能恢复满意,血清Fer和CEA亦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ISR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保肛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症胰腺炎28例中,治愈21例,死亡7例,以手术治疗为主,其病理改变与肉眼观察并不完全相符,造成治疗上的特殊和困难。并对其手术指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成年人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永坤 《江苏医药》2005,31(1):44-45
目的了解成年人肠梗阻病因的变化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1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肠梗阻464例各种发病原因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464例肠梗阻中,结直肠肿瘤277例,占59.7%;小肠肿瘤19例,占4.1%;肠粘连145例,占31.3%。肠扭转2例,腹外疝嵌顿6例,肠套叠2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腹腔肿瘤广泛转移2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动力性肠梗阻6例,原因不明3例。结直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肿瘤切除率为62.0%。结论成年人肠梗阻的主要病因结直肠肿瘤居首位,粘连性肠梗阻其次,治疗方法前者以手术为主,急诊一期左结肠肿瘤切除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