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背景与目的: 新辅助化疗是目前乳腺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该研究探讨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47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前穿刺取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CerbB-2.分析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化疗前淋巴结状态及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R阳性的患者获得pCR(0%)的比率低于ER阴性者(27.27%),差异有显著性(P=0.0012).PR阳性患者的pCR率(9.38%)低于PR阴性者(90.63%),差异有显著性(P<0.01).CerbB-2过表达者pCR率(33.33%)高于非CerbB-2过表达者(9.74%)(P<0.01),组织学分级(SBR)高者的pCR率高于分级低者(Ⅲ级比Ⅱ级:25%比10.34%)(P=0.0000),年龄、化疗前淋巴结状态与pCR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职、PR、CerbB-2、组织学分级可能成为多西他赛加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被动运动对家兔周围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观察被动运动对周围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夹板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神经传导速度比夹板组快(P〈0.05),潜伏期缩短(P〈0.05)。康复组的髓鞘厚度、单位面积的有髓纤维数目、再生轴突直径均比夹板组大(P〈0.05)。康复组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夹板组大(P〈0.01)。结论被动运动能促进胫神经挤压伤后早期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EPI)或比柔比星(THP)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探讨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160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的3周方案,术前化疗2~6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RR)为90%(144/1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为26%(41/160),临床部分缓解(PR)为64%(103/160),疾病稳定(SD)为8%(13/160),疾病进展(PD)为2%(3/160).术后病理完伞缓解(pCR)为7%(11/160),原发病灶完全缓解(tpCR)为2%(1.3/160).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临床疗效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化疗周期有关.肿瘤体积小临床缓解率高,临床分期早肿瘤缓解率高,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缓解率高,化疗3周期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2周期,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耐受性可以接受.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双侧乳腺切除及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在青年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接受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复合体双侧乳腺切除加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术的21例青年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美容效果优良。随访12—72个月(中位随访期为34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青年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切除患乳同时预防性切除对侧乳房,即行保留皮肤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双侧乳腺切除加一期假体植入重建乳房,美容效果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5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探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规律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腋窝淋巴结阳性率43.7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16%,71.12%,91.7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率14.19%。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淋巴结转移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蛋白、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是相对独立、相互补充的乳腺癌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表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方法 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ER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术前钼靶X线征象的关系.结果 VEGF-C与X线上肿瘤的大小、钙化、血管增粗有关(P<0.05),与肿瘤毛刺征、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等征象无明显相关(P>0.05).ER与肿瘤的毛刺征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毛刺征、血管增粗、皮肤增厚、乳头内陷等征象无相关性(P>0.05).ER呈阳性乳腺癌组织中VEGF-C表达较阴性组表达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部分征象与VEGF-C和ER表达密切相关,通过部分征象,可推测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多发乳腺肿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多发肿物进行微创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09年10月,超声引导下对183例多发乳腺肿物的893个肿物进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结果全部肿物均采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后病理诊断纤维腺瘤或纤维腺病伴腺瘤形成634个,纤维腺病189个,导管内乳头状瘤42个,硬化性腺病18个,乳腺囊肿6个,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个。术后并发症:血肿4例,皮下瘀斑25例,乳头溢血5例。术后随访3~48个月,其中1年74例,1~2年70例,2~3年27例,3~4年12例。切口小而隐蔽,乳房无变形,肿瘤残留7例(3.8%,5例为术后1年内出现,2例为术后1年半出现)。结论应用超声引导Mammotome旋切术切除乳腺多发病灶效果好,微创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加术中放疗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美容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对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联合电子线术中放疗。采用Mobetron1000移动式电子束术中放疗系统,靶区为可见的肿瘤及其周边2cm、下方1cm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中位剂量15Gy。观察术后近期治疗效果、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中位随访190d,未见局部复发,美容效果优或良占95%,I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12.5%,局部乳腺轻微纤维化发生率5%,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结论术中放疗未明显增加保乳术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保乳手术联合术中放疗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