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3,NLRC3)与III期结直肠癌的预后及肿瘤免疫相关指标 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至2013年122例经手术根治切除的I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资 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NLRC3与CD8+ T细胞的表达情况,利用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并检测其微卫星稳定性。采用χ2检验分析NLRC3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 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II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在III期结直肠癌中,肿瘤组织CD8+ T细胞浸润 分期(χ2=27.79,P<0.01)、NLR值(χ2=6.35,P<0.05)、淋巴结转移分期(χ2=10.12,P<0.01)以及微卫星稳定性(χ2=6.05, P<0.05)与NLRC3的表达有关。NLRC3(OR=0.066,95% CI:0.020~0.218)、血管癌栓(OR=3.119,95% CI:1.547~6.286) 及NLR(OR=5.103,95% CI:2.465~10.563)对III期结直肠癌的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影响(均P<0.05);另 外,NLRC3(OR=0.144,95% CI:0.055-0.377)、血管癌栓(OR=3.589,95% CI:1.859~6.932)及NLR(OR=2.939,95% CI: 1.509~5.723)对III期结直肠癌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同样有影响(均P<0.05)。结论:NLRC3,血管癌栓 和NLR是III期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NLRC3通过抑制系统性炎症、促进局部抗肿瘤免疫而使III期结直肠癌患者 具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5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胃原发黑色素瘤并脑转移1例行近端胃肿瘤根治术+脑转移灶切除;直肠肛管黑色素瘤14例,其中行腹会阴联合肿瘤切除术(Miles)8例,行经腹直肠肿瘤前切除(Dixon)1例,行局部切除4例,1例拒绝手术治疗出院。3例术后接受综合治疗,3例因术后转移复发接受化疗。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HMB-45、S-100、Malan-A多呈阳性表达。总生存期4.5~57.0个月,平均生存期(15.8±15.3)个月,中位生存期9.0个月。结论:原发性胃肠道黑色素瘤是临床上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免疫组化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完整手术切除(R0)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肝转移(CLM)存在不同的病理生长模式(HGP),其中替代型HGP(RHGP)与血管选定形成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抗血管生成疗法效果,导致不良临床预后。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HGP的分子病理特征,以期为CLM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收集2010—20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的103例CLM患者临床资料及石蜡标本,其中,58例为促纤维组织增生型HGP(DHGP)、45例为RHGP。根据HGP国际专家共识指南,评估RHGP与CLM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AVE2和CD31的蛋白表达,分析RHGP与血管选定和WAVE2的关系。TIMER2.0数据库分析WAVE2与免疫浸润相关性。KEGG数据库分析WAVE2相互作用分子。结果 HGP与肝转移瘤发生时间和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DHGP组和RHGP组CD31阳性率分别为27.5%和37.0%,WAVE2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8.6%和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11)。WAVE2表达与B细胞(r=0.258,P=1.41e-07)、CD4+T细胞(r=0.467,P=3.67e-23)、CD8+T细胞(r=0.318,P=5.47e-11)、中性粒细胞(r=0.407,P=2.02e-17)、巨噬细胞(r=0.301,P=6.63e-10)和树突状细胞(r=0.438,P=3.01e-20)免疫浸润明显相关。WAVE2表达与CTTN(r=0.454,P=1.26e-24)、HDAC4(r=0.54,P=5.43e-36)、CYFIP1(r=0.39,P=4.24e-18)、CDC42(r=0.443,P=2.12e-23)、PDGFB(r=0.316,P=4.25e-12)、PRKACA(r=0.363,P=1.05e-15)等下游分子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WAVE2表达可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运动,调节血管选定和肿瘤免疫微环境,参与RHGP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术前个体化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素,以指导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8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44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放化疗前直肠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以放化疗后肿瘤TNM分期降期与否和肿瘤消退程度(TRG分级)作为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判断标准,分析放化疗前患者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与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癌组织EGFR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者肿瘤降期[86.7%(13/15)]和TRG为3—4级的比例[80.0%(12/15)]明显高于强阳性或中度阳性表达者[30.4%(7/23)和8.7%(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状腺癌者肿瘤降期[61.8%(21/34)]和TRG为3-4级的比例[47.1%(16/34)]明显高于黏液腺癌者[10.0%(1/1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血清CEA、血清CA199及放疗方式与同步放化疗敏感性无明显关联(均P〉0.05)。结论EGFR表达和病理类型可能是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敏感性预测的两个独立指标,管状腺癌和EGFR低表达患者对同步放化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原发灶大体肿瘤体积(GTV)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可行性。方法:回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胃肠外科2009年3月—2015年12月行nCRT后予以根治性切除的LRAC患者107例资料,分析LARC患者行nCRT后到达pCR的临床预测因素,免疫组化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直肠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并分析原发灶GTV与直肠癌干细胞的关系。结果:107例LARC患者中,25例(23.36%)获pCR。LARC患者的原发灶GTV与肿瘤原发灶沿肠纵轴长度(r=0.580,P0.001)及肿瘤原发灶最大径(r=0.608,P0.001)均成正相关,但pCR患者与非pCR患者间仅在原发灶GTV(P=0.024)、nCRT前血清CEA水平(P=0.020)及多药化疗方案(P=0.05)方面存在明显差异。ROC曲线确定原发灶GTV判断肿瘤反应的最佳截点值为70.29 cm~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原发灶GTV(70 cm~3)(P=0.019)与多药联合化疗(P=0.032)LRAC患者nCRT后pCR的独立促进因素;大原发灶GTV(≥70 cm~3)的患者肿瘤组织CD133表达量明显高于小原发灶GTV(70 cm~3)的患者(P=0.017)。结论:原发灶GTV可作为LARC患者行nCRT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原发灶GTV大者pCR率低,原因可能部分与原发灶GTV越大肿瘤中的肿瘤干细胞量越高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