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阴道滴虫感染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目前临床治疗用药首选灭滴灵,中草药治疗制剂的报导少见。为了挖掘祖国传统医药宝库,我们课题组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月从68种中草药中筛选出对滴虫有较好杀虫作用的中草药数种制成克满淋阴道栓治疗46例滴虫感染患者,总有效率达95.65%。现报道如下:1材料、方法1.1材料克滴淋阴道检:系用黄连、苦参、石榴皮等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在无菌操作规程下制成甘油明胶栓。1.2方法治疗对象:系地(市)、县医院门诊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滴虫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6岁,平均32岁;病程多为慢性(几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每组又分为8个亚组(n=6),于复灌后0、0.5、1、2、4、8、12和24h取材,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c-fos、c-jun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Ki67和Sub-G1。结果与IR组相比,IPC组血清ALT、AST在复灌后的0.5 ̄8h组明显降低(P<0.05);Ki67在复灌后的0.5、1和2h明显升高,24h明显降低(P<0.05);Ap指数在复灌后的1h以上明显降低(P<0.05);IPC组c-fos和c-junmRNA的表达较IR组低,其中c-jun在0.5、1和2h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地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这种保护效应的机制可能与影响即早基因的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供肝细胞凋亡和TNF-α、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h是否静脉注射PNS(50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PNS预处理组(P组)和NS对照组(N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6、24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AST,HE切片作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TNF-α、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后2、6、24h各时点,P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细胞凋亡指数(AI)均明显低于N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h、6h,P组大鼠肝组织TNF-α、Caspase-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有效地减轻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细胞凋亡,影响TNF-α、Caspase-3的表达,可能为PNS抗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选择素 -E(E -selectinES)是选择素家族中的一种粘附分子 ,在免疫、炎性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重要的作用 ,现就其研究进展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综述如下。1 选择素 -E的研究进展1.1 选择素的分子结构及其配体ES为一型单链糖蛋白 ,分子量为 115KD ,由一系列蛋白区域片段构成[1] :氨基末端C型凝集素片段 ;一个表皮生长因子 (EGF)样片段 ;6个较短共同重复序列 (SCR) (或补体调节 /结合蛋白重复序列 ,每个序列约含 6 0个氨基酸 ) ;单一跨膜区域和一个胞浆内尾部[2 ,3] 。与其它选择素相比 ,ES有二个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原位肝移植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后果常常是致命的,其抢救方案有多种,包括溶栓、取栓后再吻合、介入血管成形和再移植等.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在无其他血管移植物可用的紧急情况下,利用受者的自身桡动脉作血管移植物,重建肝动脉血供,成功地挽救了移植肝及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8年12月成功治疗1例移植肾间隔室综合征(RACS),随访25个月余,肾功能正常,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为男性,32岁,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8个月,无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供者为男性,28岁,无血管及输尿管变异.供、受者HLA有4个抗原相合,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为0.03.供肾热缺血时间约4 min,冷缺血时间为12 h.手术常规采用全身麻醉,供肾置于右侧髂窝,其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髂外动、静脉行端侧吻合,输尿管与受者的膀胱行黏膜下遂道术吻合,开放血流后约2 min见输尿管残端清亮尿液喷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